《如梦令教学方案》ppt课件

《如梦令教学方案》ppt课件

ID:40044001

大小:670.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7-18

《如梦令教学方案》ppt课件_第1页
《如梦令教学方案》ppt课件_第2页
《如梦令教学方案》ppt课件_第3页
《如梦令教学方案》ppt课件_第4页
《如梦令教学方案》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梦令教学方案》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梦令宋李清照词人简介什么是词朗读简析注解词意李清照(公元1084-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宋代杰出的女词人。   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   李清照的词委婉、清新,感情真挚。前期的词,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生活,多写闺情,流露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她后期的词,多悲叹身世,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以表达她的爱国思想。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

2、,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认识词人:词,古代又称长短句,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最初的词,是歌词,是按照一定的曲谱填写的。曲谱又称词牌。《如梦令》就是词牌。词牌之下,一般另有题目,但这首《如梦令》只有词牌没有题目。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注释】:①常记:长久记忆。②溪亭:临水的亭台。③沉醉:大醉。④藕花:荷花。⑤争渡:这里指奋力划船渡过。⑥鸥鹭:鸥和鹭都是水鸟的名称。译文: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喝得大醉不知道

3、回来的路。游兴满足了,天黑划船回家,错误地划进了荷花深处。抢着划呀,抢着划呀,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用一个“常记”,表示追忆;“溪亭”、“日暮”点明地点时间。“沉醉”,“大醉”。这一句写事。“归路”表示所记的是一次出游。“兴尽”,尽情游乐之后。“误入”,迷了路向。“争”,通“怎”,怎么。重复“争渡”,即使词牌的要求也是迷路时急切心情和郑抢着把船划出动作的表现。“一滩”,数量词,表示众多。这一举没有一个字写到声音,但是人声、浆声、拍翅声、惊叫声都在画面之外交响返回【思考问题】:1、哪个词说明是在回忆往事?哪个字说明这件往事难忘?答:

4、“常记”一词说明是在回忆往事。一个“常”字说明这件往事难以忘怀。2、哪两个词说明了时间的推移?说明了什么?答:从“日暮”到“晚”可见时间的推移。这说明词人流连忘返。3、哪个词说明了词人郊游的快乐?答:“沉醉”一词表现了词人郊游的快乐。【赏析】∶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

5、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这首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用白描的艺术手法,创造一个具有平淡之美的艺术境界,清秀淡雅,静中有动,语言浅淡自然。朴实无华,给人以强列的美的享受。【小结】∶往事:沉醉不知归路误入藕花争渡惊起鸥鹭抒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聆听歌曲 进一步体会意境8xwmJU3pISw2JkExMsl9pIYw.f4v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