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性精神障碍》ppt课件

《情感性精神障碍》ppt课件

ID:40053098

大小:500.50 KB

页数:112页

时间:2019-07-18

《情感性精神障碍》ppt课件_第1页
《情感性精神障碍》ppt课件_第2页
《情感性精神障碍》ppt课件_第3页
《情感性精神障碍》ppt课件_第4页
《情感性精神障碍》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情感性精神障碍》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境障碍(mooddisorder)(情感性精神障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理科副教授 广东省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王玲1982年,中国组织了全国第一次12个地区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协作调查。采用了自编流行病学调查精神疾病诊断标准,调查的结果是时点(调查时间内)患病率为1.054%,终生患病率为1.269%。1993年在上述12个地区中的7个地区进行了第二次大样本调查。调查方法与1982年相同。调查结果为:各类精神障碍(不含神经症)的时点患病率为1.118%,终生患病率为1.347%。2009年6月13日,《柳叶刀》杂志发表的

2、对中国四省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约有1.73亿人患有不同类型的精神障碍,据此估算,成年人群30天患病率高达17.5%其中,1.58亿人从未接受过精神卫生专业治疗。也就是说,接受过精神卫生专业治疗的仅有0.15亿人,还不到总数的10%.目前全世界有3.4亿人受抑郁影响。全世界至少有1/50低于12岁的儿童,1/20的青少年。在所有的精神障碍中,抑郁障碍患病率最高,平均10.4%。1/10男性和1/4女性成人曾经或正在发生抑郁障碍。WTO预测,到2020年抑郁障碍将成为发展中国家最严重负担。经济损失:20世纪90年代美国国

3、家统计局发现,抑郁障碍造成经济损失高达440亿美元。就诊:“冰山现象”,仅有约10-20%到专科医院就诊。综合医院对精神障碍的识别率仅为51%,上海15%。社会功能:两项为期16年的随访研究显示:分别有11%和25%的病人有躯体及社会功能减退。情绪及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反映。心境——是指强度较低,自觉性程度不高,但却较持久(数小时到数日)的情绪体验。它的形成可以是某种外界刺激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持续保持所致,也可是自身躯体的各种状况的不自觉反映。一、概述1、历史19世纪中叶,法国精

4、神病学家,jadesbaikllarger(1854)描述了一些呈深度抑郁并陷入木僵状态最终能缓解的病倒(抑郁性木僵)。Bleuler(1951)年用情感性精神病这一发现,患者。2、定义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改变(高涨或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并伴有相应的思维或行为改变。可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多可缓解,缓解期精神状态本正常,预后一般良好。二、分类(CCMD—2—R)心境障碍躁狂症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症环性心境其他情感障碍单次发作多次发作单次发作多次发作

5、躁狂相抑郁相混合相快速循环相分类(CCMD—3)心境障碍躁狂发作轻性躁狂症无精神病性躁狂症有精神病性躁狂症复性性躁狂症轻性抑郁症无精神病性抑郁症有精神病性抑郁症复发性抑郁症目前为混合发作目前为快速混合发作持续性心境障碍环性心境障碍恶劣心境障碍抑郁发作双相障碍DSM-IV中将双相分为二个亚型:双相I型:有躁狂、抑郁发作史、躁狂发作严重。双相Ⅱ型:有躁狂、抑郁发作史,抑郁发作重,躁狂发作轻。三、流行病学资料1、患病率国外:世界精神卫生调查委员会2004年调查结果:各国心境障碍患病率在0.8%-9.6%,国内:我国北京,上海为2.5%和1

6、.7%。中重度心境障碍在人群患病率为1%-2%。1980-1984美国国立精神卫生学院(KNIMH)采用诊断交谈表对20291位18岁以上成人进行筛查,并用DSM-Ⅲ予以诊断发现。终身患病率:重度抑郁4.9%,女性10%,男性为5%,心境恶劣为3.3%。1.年龄初发年龄为21-50岁。21-25岁,41-50岁为两个发病高峰。2.性别抑郁症的患病率女性约为男性的2倍。3、婚姻状况:离婚和分居中重度抑郁发生较婚姻状况良好者高。4、种族无差异。5.地区国外:城市患者高于农村。6.季节抑郁好发于秋冬季,躁狂易发于春季。四、病因与发病机理目

7、前,在主流上研究者已经基本达成共识,抑郁障碍的发生是生化,遗传,精神动力及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社会心理因素和遗传因素可影响生物因素,生物和心理社会因素可影响遗传表达。(一)生物因素1、遗传因素:Bertelsen报道若父母双方患心境障碍,其子女的患病风险率为44%-74%。先证者一级案例中抑郁发生率较正常人一般要高2-3倍,约父母双方患重症抑郁,女患病案为25%。单卵双生同病率约为56.7-65%,异卵双生同病率为本12.9-14%。环境和基因的交互作用与抑郁症,5羟色胺转动基因启动子的两个等位基因有长短之分,携带1个,2个短等位

8、基因的人患病率(抑郁症)分别为33%和43%,而携带2个长基因的人仅有17%患病。2、神经生化研究(1)神经递质代谢异常:5-羟色氨假说(5-HT):5-HT和NE再摄取抑制剂(SNRI)主要有文拉法辛.去甲肾上腺假说(NE):去甲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