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

ID:40057923

大小:4.07 MB

页数:64页

时间:2019-07-18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_第1页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_第2页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_第3页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_第4页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㈠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其主要缺陷是: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 ⑴社会存在是 社会生活的物质生 活方面,包括地理 环境、人口因素和 生产方式⑵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 ⑶人口

2、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⑷生产方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①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得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大米从何来?)②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范畴揭示了人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和自然之间的诸种关系;“生产关系”范畴揭示了人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和人之间的诸种关系。③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P83)△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其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3、。2、社会意识 ⑴社会意识是社会的精神生活方面,包括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等)和社会意识形式(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科学等)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1、生产力   ⑴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是人类解决社会与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和影响自然并以此获取生活资料的能力。⑵生产力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三大基本要素)劳动资料劳动者劳动对象△生产力中还包含着科学技术。马克思认为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

4、科学的力量,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邓小平进一步指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2、生产关系   ⑴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总是社会的生产。在《鲁滨逊飘流记》中,鲁滨逊手中有社会为他提供的枪枝、火药,有从破船上找到的装有刀子、斧子、钉子等各种工具的小箱子。⑵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三大基本方面)△所有制问题是生产资料归谁占有、由谁支配的问题,具体体现为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等

5、不同形式,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所有制关系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人对物的关系,实际上是在人对物的关系上表现出来的人和人的社会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在生产关系体系中起决定作用。因此,与历史上依次经历的五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相适应,有5种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它们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包括原始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和共产主义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另一类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包括奴隶制的、封建制的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以采摘和渔猎为生的原始时代,由于社会成员平等占有生产资料,因而大家互助合作,共同劳动,共同享有劳动成果,难以发生一部分人无偿

6、占有另一部分人劳动的现象。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⑴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马克思:“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必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建立的。以工具为例:工具(决定)→生产关系 石器原始社会生产关系 青铜器奴隶社会生产关系 铁器封建社会生产关系 大机械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世界首台蒸汽机复制品工具决定生产关系性质⑵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如果生产力仅仅发生量的变化,那么生产关系

7、也只是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中发生某些部分、某些方面的变化;一旦生产力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旧的生产关系再也容纳不下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就必然要引起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P89)△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时,生产关系就能够为生产力诸要素结合提供较好的形式,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时,生产关系就会严重影响生产力诸要素的结合,从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