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教学》ppt课件

《春望教学》ppt课件

ID:40058527

大小:156.8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7-18

《春望教学》ppt课件_第1页
《春望教学》ppt课件_第2页
《春望教学》ppt课件_第3页
《春望教学》ppt课件_第4页
《春望教学》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春望教学》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般把编定于公元前六世纪也就是距今2500多年前的《诗经》看做是我国诗歌史的起点,这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总集,是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西汉乐府魏晋建安南北朝民歌初唐继承与创新盛唐时期是诗歌繁荣的顶峰中唐诗歌是盛唐诗歌的延续晚唐时期的诗歌感伤气氛浓厚宋代以后不再兴盛诗歌的分类:古体诗:五言古诗、七言古、杂言诗近体诗:律诗:五言、七言、五言长律绝句:五、七言今体诗用韵都是依照平水韵,而且限于平声韵,古体诗用韵较宽平水韵:上平声: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

2、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下平声: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作者生平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我们留下了1500多首诗歌(一生作诗三千多首)。这些诗歌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他的诗歌自唐以来,即被公认为“诗史”,被尊为“诗圣”。在艺术上,力倡“转益多师”,注意吸收融合各家之长,又坚持“别裁伪体”的批判精神,成就极高,以律诗和古体见长,具有“沉郁顿挫”的独特的艺术风格。(1)杜甫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

3、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2)杜甫在青年时代曾数次漫游十九岁时,他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回故乡参加“乡贡”。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天宝三载(744年)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二人一同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深厚友谊。(3)天宝六载落选,科举之路既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著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4)杜甫在唐肃宗乾元

4、元年(公元758年)六月至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任华州司功参军。杜甫原在朝中任左拾遗,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到华州(今华县)司功参军,从此永远离开朝廷。(5)759年携家离开同谷入蜀,于年底抵达成都,时任成都尹的严武是杜甫的好友,他给予了杜甫许多帮助,杜甫的生活开始安定,(6)永泰元年(765)正月,杜甫退出严武的幕府。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于五月离开成都乘舟南下,(7)大历三年(768年)正月,杜甫携家出三峡,经江陵、公安,暮冬抵岳阳。之后,诗人漂泊湖南,贫病交加,濒临绝境。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死在湘江舟中,时年五十九岁。杜甫因“风疾”病逝。写作背景:公元

5、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起兵反唐,由于唐玄宗宠妃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误导唐玄宗,把守潼关的哥舒翰派到关外攻打叛军大本营,中途哥舒翰被俘。安禄山没有了劲敌,一下子就攻下长安。唐玄宗带领妃妾皇子,与大臣们逃往灵武。玄宗退位,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唐肃宗至徳元年(756年)八月,杜甫从鄜(Fū)州(现在陕西富县)前往灵武(现在属宁夏)投奔唐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被困居住在长安十年,这首诗作于次年三月。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凄凉。杜甫眼见春回大地,草木茂盛,鸟语花香,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处处呈现出沦陷后的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

6、切之际,不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诗人于是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大意: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尚存,长安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丛生。伤感时对花落泪,听鸟鸣时也感到惊心。战火长久不息,给家人写信报平安,比给家里寄万两黄金要好得多。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少得简直扎不起来了。主题: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春望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诗歌鉴赏的艺术手法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一)表达方式: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直抒胸臆)描写(动静、乐哀、远近、上下、白描、细

7、描)。(二)表现手法:渲染、烘托、映衬/反衬、化用、虚实、正侧、欲抑、点面、象征、联想、想像、起兴、用典。(三)修辞手法: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排比、反问、设问、衬托、反复、反语、互文、叠词、婉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