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研究——以苏粤陕6家新型研发机构为例

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研究——以苏粤陕6家新型研发机构为例

ID:40063992

大小:486.6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18

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研究——以苏粤陕6家新型研发机构为例_第1页
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研究——以苏粤陕6家新型研发机构为例_第2页
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研究——以苏粤陕6家新型研发机构为例_第3页
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研究——以苏粤陕6家新型研发机构为例_第4页
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研究——以苏粤陕6家新型研发机构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研究——以苏粤陕6家新型研发机构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1卷第14期科技进步与对策v01.3lNo.142014年7月Science&TechnologyProgressandPolicyJu1.2014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研究以苏粤陕6家新型研发机构为例夏太寿,张玉赋,高冉晖,周文魁,汪长柳(江苏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42)摘要:以我国6家新型研发机构为例,重点对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进行了研究。新型研发机构与传统机构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功能定位体现政府导向、治理模式去行政化、体制机制灵活创新、政产学研高度协作。在协同创新模式上,主要分析了

2、合作建设模式、组织管理模式、合作研发模式和合作服务模式。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机制是投入机制、收益机制、运作机制、用人机制、考核机制与激励机制的耦合。在新型研发机构探索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关键词: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模式;协同创新机制DOI:10.6049/kjjbydc.2013050983中图分类号:G3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348(2014)14—0013—06务。如江苏近年来新兴产业发展较快,创新需求迫切,0引言整合创新资源,建立了江苏省(昆山)工业技术研究院、江苏省(苏州)

3、纳米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新型研发机构,这类研为当地纳米产业、智能机器人产业、小核酸生物技术产发机构在发展模式、管理体制、运作机制、协同创新等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陕西省主要依托本地丰富的方面作出了全新探索,为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对于科研院所改革有一定借鉴意义。科技资源,面向省内农产品加工和能源化工等支柱性为深入了解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产业,建立新型研发机构,开展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和社特别是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促进我国新型研发机构会服务。广东省瞄准高端产业,超前部

4、署了深圳光启建设与发展,本文在对全国新型研发机构面上情况进高等理工研究院、华大基因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行了解的基础上,在国内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展相对1.2治理模式去行政化较好、且有特色的江苏、陕西、广东地区分别挑选两家新型研发机构在单位性质上表现出多样化特征,有代表性的新型研发机构,通过实地调研、文献调研、主要有3种模式:企业、民办非企业和事业单位。在治专家谈访等形式进行重点研究。这6家新型研发机构理模式上,普遍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所长负责制,分别是江苏省(昆山)工业技术研究院和(苏州)纳米产表现出去行政化特征。机构组建一般由

5、企业、高校、业技术研究院、广东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和光启高等院所参与并按约定共同出资建立,理事会是决策机理工研究院、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和能源化工构,由政府部门、高校、院所、企业、专家等各成员组研究院。成,院所长负责研发组织的日常经营,对院所长实行新型研发机构主要特点(国内外)公开聘任制。这种新管理体制在组织架构上比较灵活,可以给研究人员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1.I功能定位体现政府导向让真正懂创新的人找到创新机会,能够让创新DNA新型研发机构功能定位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地方自由生长n。6家新型研发机构单位性质及负责制度政府意图,即引

6、领产业发展,直接为当地经济建设服见表1。收稿日期:2014-01—06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2O13GXS2D023)作者简介:夏太寿(1965一),男,江苏泰州人,江苏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张玉赋(1962一),男,江苏溧阳人,江苏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技政策、科技体制改革。·14·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焦表16家新型研发机构单位性质及负责制度又分工明确的政产学研合作模式。政府一方面从战略高度对新型研发机构进行合理定位,使之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使新型研发机构具有公共

7、服务功能;另一方面给予一定资金、场地、政策支持,但不干预新型研发机构的管理运行,使新型研发机构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自主性,进而提高创新效率。高校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现有职能定位的限制,将束缚在体制内的创新资源部分释放出来,直接服务于应用研究和产业化运作。院所则将研发优势与地方产业优势充分结合起来,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J。2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模式1.3体制机制灵活创新2.1合作建设模式新型研发机构与传统研发机构的重要区别在于其目前,我国新型研发机构根据主要依托单位和建体制机制比较灵活。从管理机制来看,这些新型研发设主体不同,主要有3种建

8、设模式:政府主导型、大学机构既像企业、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大学,但又不完全主导型和科研院所主导型]。政府主导型研发机构直像,在体制上是个“四不像”的怪物,但却出色地扮演了促成科研成果产业化的“红娘”。从科研机制来看,新接体现地方政府产业发展需求,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