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理学重点总结材料

临床药理学重点总结材料

ID:40064681

大小:173.51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7-18

临床药理学重点总结材料_第1页
临床药理学重点总结材料_第2页
临床药理学重点总结材料_第3页
临床药理学重点总结材料_第4页
临床药理学重点总结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药理学重点总结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文档Evil临床药理重点总结1、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和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过程的一门交叉学科。它以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阐述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毒副反应的性质和机制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的规律的规律等,以促进医药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水平,推动医学与药理学发展为目的。2、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有:药效学、药动学、毒理学、临床试验、药物相互作用。3、药物相互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并或先后序贯使用时,所引起的药物相互作用和效应的变化。4、临床药效学:药物对机体的影响或机体的变化。5、临床药动学:主要研究药物的体内

2、过程及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6、临床药理的四个职能:①新药评价和上市药物的再评价:首要任务②对ADR进行监督与调研③临床药理学教学培训④开展临床药理服务工作7、临床试验的常用方法:对照、随机、盲法试验、安慰剂。8、临床药理学试验遵循Fisher提出的三项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9、临床试验的主要任务:①对新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做出科学评价,通过血药浓度监测调整给药方案,安全有效的使用药物②监察上市后药物不良反应,保障人民用药安全③通过医疗与会诊,合理使用药物,改善病人的治疗10、我国临床试验分四期:⑴Ⅰ期临床试验:是在人体进行新药研究的起始期,主要目的是研究人对新药的耐受程度,

3、了解新药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提出新药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案。对象:健康人⑵II期临床试验:为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由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进行临床试验。其目的是确定药物的疗效适应证,了解药物的毒副反应,对该药的有效性、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对象:靶疾病的患者⑶Ⅲ期临床试验:是Ⅱ期临床试验的延续,目的是在较大范围内进行新药疗效和安全性评价。要求在Ⅱ期临床试验的基础上除增加临床试验的病例数之外,还应扩大临床试验单位。多中心临床试验单位应在临床药理基地中选择,一般不少于3个,每个中心病例数不少于20例。各项要求与II期相似,但一般不要求双盲。⑷Ⅳ期临床试验:也称上市后监察。其目的在于进一步考查新药的

4、安全有效性,即在新药上市后,临床广泛使用的最初阶段,对新药的疗效、适应证、不良反应、治疗方案可进一步扩大临床试验,以期对新药的临床应用价值做出进一步评价,进一步了解的疗效、适应证与不良反应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包括扩大试试验、特殊对象临床试验、补充临床试验。11、国际上关于人体试验第一份正式文件是《纽伦堡法典》,《赫尔辛基宣言》成为指导人体试验的权威性纲领性的国际医德规范。12、临床药动学:即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模型,定量的描述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规律。主要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及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药物体内过程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

5、、代谢、排泄,即ADME四个基本过程。代谢和排泄都是药物在体内逐渐消失的过程,统称为消除。13、吸收:药物自给药部位(经细胞组成的屏蔽膜)进入血液循环文案大全实用文档的过程。药物作用的快慢与其吸收速度相关分布:药物吸收后随血液循环到各组织器官的过程。代谢:即生物转化、药物代谢,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的改变。排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通过排泄器官排除体外的过程。14、转运:⑴主动转运:逆浓度差转运、消耗能量、需要载体、饱和性、竞争性⑵被动转运:①简单扩散:顺浓度差转运、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无饱和性、无竞争性简单扩散受到药物的溶解性和解离性等理化特性的影响②易化扩散:顺浓度差转运、不消耗能量

6、、需要载体、饱和性、竞争性15、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⑴药物方面:药物的理化性质(脂溶性、解离度)、剂型(药物颗粒径大小、赋形剂种类)、药物的相互作用⑵机体方面:胃肠PH、胃内容物、胃排空速度和肠蠕动、首关效应、给药途径(口服给药是最常用、最安全的)。16、首关效应:又称首过消除,是指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肝脏时被其中的酶所代谢,使体循环要量减少的现象。药物在肠道吸收后,通过肝门静脉进入肝脏,部分药物在通过肠黏膜及肝脏时被灭活代谢,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也随之下降的现象。17、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⑴血浆蛋白结合率:血中与蛋白结合的药物占总药量的百分数。药物吸收入血后都可以不同程度的与

7、血浆结合蛋白结合,弱酸性药物主要与血浆白蛋白结合,如碱性药物与α1酸性糖蛋白结合。结合型药物无药理活性、游离型有。药物与血浆白蛋白结合的过程是可逆的。暂时失活、可逆性、动态平衡、临时储库特异性低、竞争结合、置换现象,血浆蛋白过少或变质→蛋白结合率↓,易中毒⑵细胞屏障(血脑、血眼、胎盘):血脑屏障作用强,胎盘屏障作用弱。⑶器官血流量与膜的通透性(再分布:药物先分布于血流量大的组织器官,随后向其他组织器官转移的这种现象)⑷体液的pH和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