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教育心理健康实用标准(一)

小学生教育心理健康实用标准(一)

ID:40066783

大小:2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19

小学生教育心理健康实用标准(一)_第1页
小学生教育心理健康实用标准(一)_第2页
小学生教育心理健康实用标准(一)_第3页
小学生教育心理健康实用标准(一)_第4页
小学生教育心理健康实用标准(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生教育心理健康实用标准(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文档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一)   根据世界心理卫生协会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并结合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我们把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确定为6个方面,即智力发展水平、情绪稳定性、学习适应性、自我认识的客观化程度、社会适应性、行为习惯。  (1)智力发展水平:虽然智力发展优秀者并不一定拥有健康的心理,但如果智力发展水平低下,那将毫无心理健康可言。因此,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其智力发展应属于正常。相反,若智力水平低下,是算不上心理健康的。   (2)情绪稳定性: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一般是心境良好,愉快、乐观、开朗

2、、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占主导,但同时又能随事物对象的变化而产生合理的情绪变化。所谓合理的情绪变化是反应,当有了喜事感到愉快,遇到不幸的事时产生悲哀的情绪。此外,还能依场合的不同,适当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3)学习适应性: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通常喜欢上学,觉得学习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感到轻松;对于学习内容往往抱有浓厚的兴趣,乐于克服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学习效率高。   文案大全实用文档(4)自我认知的客观化程度:心理健康的小学生能顺利地从以自我为中心向去自我中心阶段转变;能将自己同客观现实联系起来,主要从周围环境中寻

3、找评价自己的参照点,对自己的认识开始表现出客观性。   (5)社会适应性:心理健康的小学生往往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自己的日常生活事务能由自己来料理,能适应不同环境下的社会生活,乐于与同学、老师交往,让自己融入集体生活中,自觉用社会规范来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要求,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孤立起来,与周围的人群格格不入。  (6)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的小学生一般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外部刺激的行为反应适中,不过度敏感,也不迟钝;他们不会因鸡毛蒜皮的事情而大发脾气,也很少出现让人觉得莫名其妙的举动,其行为表现同

4、他们的年龄特征相吻合。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1、了解自我,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2、信任自我,对自己有充分的信任感,能克服困难,面对挫折能坦然处之,并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的失败。3、悦纳自我,对自己的外形特征、人格、智力、能力等都能愉快地接纳认同。4、控制自我,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5、调节自我,对自己不切实际的行为目标、心理不平衡状态、与环境的不适应性,能做出及时的反馈、修正、选择、变革和调整。6、完善自我,能不断地完善自己,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7、发展自我,

5、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充分发展自己的智力,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发展自己的人格。8、调适自我,对环境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理解他人,悦纳他人,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9、设计自我,有自己的生活理想,但理想与目标能切合实际。10、满足自我,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小学生心理健康测量的原则小学生心理健康测量的一般原则是,在发展的背景下去理解学生的行为,在发展的框架内去评价学生的行为,其中主要包括发展常模、发展过程、发展的稳定性。(一)发展常模在发展

6、的背景下理解小学生的心理机能和行为,首先要考虑发展常模。小学生的许多行为是随年龄变化的,在某一年龄阶段很普遍的行为,在其他年龄可能相对就不普遍。如对黑暗和想象中的生物的恐惧在低年级小学生中相当普遍,但以后随年龄增长就减弱了。承认小学生行为的发展变化对于心理健康测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同样的行为在某一年龄阶段属于发展正常范围内的,而在另一年龄阶段可能是病理的指标。小学生的心理具有鲜明的年龄特征,因而在选择测量工具时应当考虑测量工具是否提供了适当的、特定的年龄常模。心理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些心理机能或行为在某些年龄阶段

7、发展变化较快,而在其他年龄阶段却相对平稳,年龄常模中年龄组的划分应能体现这一特点。正确利用发展常模所提供的信息对测量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在心理健康测量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二)发展过程文案大全实用文档为了正确解释测量的结果,评价者还必须了解小学生的发展过程。发展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小学生的一般发展过程,其二是每个小学生独特的个人发展史。一般发展过程指年龄阶段的发展。每个年龄阶段的发展都是一些相互联系的机能(如认知、情感、言语)或内因、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每个年龄阶段都有特定的发展任务或发展需要,这种独特的发展

8、需要导致了与年龄相关的发展变化。仅把小学生的行为与年龄常模比较,并不能解释为什么一些行为在某些年龄有明显的增多,不能确定它们究竟是正常发展过程的变形,或是与正常发展有质的偏离的病理发展过程的指标。小学生的个人发展史应包括小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如胎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期等)的一般发展状况、既往病史和家庭史。了解小学生独特的发展过程将有助于探明心理问题形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