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主要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大豆主要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ID:40113515

大小:54.5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21

大豆主要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_第1页
大豆主要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_第2页
大豆主要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_第3页
大豆主要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_第4页
大豆主要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豆主要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豆主要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一)大豆根腐病症状主要发生在大豆根部,幼苗或成株均染病。初期茎基部或胚根表皮出现淡红褐色不规则的小斑,后变红褐色凹陷坏死斑,绕根茎扩展致根皮枯死,受害株根系不发达,根瘤少、地上部矮小瘦弱,叶色淡绿,分枝、结荚明显减少。发病条件1连作地,土质黏重、偏酸,土壤中积存的枯萎病菌多的田块,2土壤中有一定量的线虫等地下害虫,病菌从害虫危害的伤口侵入根部危害,3育苗用的营养土带菌;或有机肥带菌,或有机肥没有充分腐熟,粪蛆危害根部,病菌从伤口侵入而危害。4氮肥施用过多,磷、钾不足的田块,5 连阴雨后或大雨过

2、后骤然放晴,气温迅速升高;或时晴时雨、高温闷热天气。最易感病温度:24——28℃左右。感病生育期:幼苗至成株期。感病盛期因病原菌而异。防治方法1. 种子处理。 防治大豆根腐病选用2%的菌克毒克水剂(宁南霉素)拌种,药种比例为1:100,阴干后播种。2深翻土壤,加速病残体的腐烂分解,3深沟高畦栽培,雨停不积水,4提倡轮作,最好水旱轮作;5使用的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并不得混有上茬本作物残体及腐烂物;6选用抗病、包衣的种子,如未包衣,则用拌种剂或浸种剂灭菌;7合理密植,及时去除病枝、病叶、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病穴施药或生石灰;8

3、适当增施磷钾肥。9防治用药(浇灌):4%农抗120水剂150——3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一)大豆菌核病是大豆在种植到七月下旬之后易发作的真菌病害。危害的真菌核盘菌,属于子囊菌亚门。最初茎秆上生有褐色病斑,以后病斑上长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后变黑色颗粒(菌核)。纵剖病株茎秆,可见黑色圆柱形老鼠屎一样的菌核,病株常枯死呈白色。该种病害可以通过轮作或喷洒农药等方式防治。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地上部,苗期、成株均可发

4、病,花期受害重,产生苗枯、叶腐、茎腐、荚腐等症。苗期染病茎基部褐变,呈水渍状,湿度大时长出棉絮状白色菌丝,后病部干缩呈黄褐色枯死,表皮撕裂状。叶片染病始于植株下部,初叶面生暗绿色水浸状斑,后扩展为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中心灰褐色,四周暗褐色,外有黄色晕圈;湿度大时亦生白色菌丝,叶片腐烂脱落。茎秆染病多从主茎中下部分权处开始,病部水浸状,后褪为浅褐色至近白色,病斑形状不规则,常环绕茎部向上、下扩展,致病部以上枯死或倒折。湿度大时在菌丝处形成黑色菌核。病茎髓部变空,菌核充塞其中。干燥条件下茎皮纵向撕裂,维管束外露似乱麻,严重的全

5、株枯死,颗粒不收。豆荚染病现水浸状不规则病斑,荚内、外均可形成较茎内菌核稍小的菌核,多不能结实。生理生化特征病原菌丝的最适生长温度是20~25℃。微酸性条件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发育,菌丝在中性条件下生长缓慢,碱性条件完全抑制菌丝的生长。随着C/N比值的提高,菌丝的生长速度减缓.C/N值降低,即氮素的量相对较大,菌丝的生长速度加快,说明氮素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发育。 侵染循环病原真菌以在土壤中和混在种子间的菌核越冬,种子亦可带病。越冬后的菌核,在大田封垄后,在土壤温度和湿度适宜时,萌发产生子囊盘,子囊孢子为初次侵染源,可以气传,最远

6、能传三十米。大豆扬花期病原孢子落到花上,利用花的养分萌发,在花开过以后侵染进入植株。病原菌在茎内部生长向上发展。然后转到茎杆的外部,显症。菌核在土壤中可存八到十年,但在潮湿土壤中存活时间短。初次侵染引起发病后,病害扩大再侵染可能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由病株接触而相互感染,另一种方式是病叶或其他染病部分落干大豆茎的分枝处而引起发病。发病条件该病在阴雨连绵的年份,发生重,地势低洼和重茬地发生重。此外,施有氮肥过多,大豆生长繁茂,茎秆软弱,倒伏地段发生重,过度密植田,发病率重。扬花期长的品种更容易感病。宽垄种植,株间增加通风,可

7、以减轻病害。向日葵茬种大豆、重迎茬大豆、低洼地大豆、密度大长势繁茂的大豆发病重,7月底至8月降雨多的年份,发病重。 防治方法(1)实行与非寄主作物三年以上的轮作。菌核在非寄主轮作的生长季也可以萌发,无效侵染而死。(2)选用优良品种在无病田留种,选用无病种子播种,或选用株型紧凑、尖叶或叶片上举、通风透光性能好的耐病品种。种子在播种前要过筛,清除混在种子中的菌核。(3)及时排水,降低豆田湿度,避免施氮肥过多,收获后清除病残体。发生严重地块后,豆秆要就地烧毁,实行秋季深翻,使遗留在土壤表层的菌核、病株残体埋入土下腐烂死亡。(4)

8、发病初期开始喷洒40%多·硫悬浮剂600~7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复方菌核净1000倍液。(三)大豆灰斑病近年来由于大豆重迎茬面积增加,使灰斑病愈来愈重。大豆灰斑病是我省大豆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