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阳病篇吴修符》ppt课件

《少阳病篇吴修符》ppt课件

ID:40116714

大小:268.55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7-21

《少阳病篇吴修符》ppt课件_第1页
《少阳病篇吴修符》ppt课件_第2页
《少阳病篇吴修符》ppt课件_第3页
《少阳病篇吴修符》ppt课件_第4页
《少阳病篇吴修符》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少阳病篇吴修符》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辨少阳病脉证并治伤寒教研室:吴修符概论一、少阳(一)少阳的涵义人身阳气,盛于中焦,腐熟水谷,热能最大,为阳明,亦称盛阳;敷布体表,卫外为固,领域最广,为太阳,亦称巨阳。阳明或太阳,只是由于所主的部位的不同,职能不同,所以名称也不同,若论及阳之未盛未大之初,人体已具有的生发活动之性,则谓之一阳,亦即少阳,或称嫩阳。由此可知,人身其实只是不可分割的一个阳,由初生到壮大,由一而三而已。人称少阳为少火,就是因为少阳的基本功能主生发活动,有“少火生气”的作用。(二)少阳的功能1、生理功能少火生气,喜条达而恶抑郁,少阳的功能,主要体现

2、于足少阳胆。胆位中焦,内寄相火,主持疏泄,疏泄正常,则少火游行于上下,以成其长养之用;阳气宣达于内外,以发挥温煦之功。且助脾胃之运化,调情志之畅达。胆经上至布胸中,下走胁肋、胁助之部,不上不下,不前不后,外连皮腠,内接脏腑,故少阳一经,是阳气升降出入的枢纽,所以少阳为枢。2、表里关系少阳胆腑,居于胁下,内附于肝,经络相通,脏腑相连,故少阳与厥阴互为表里,相火正常敷布于内,是厥阴的作用;正常枢转于外,是少阳的作用。二、少阳病(一)定义少阳病是病邪侵袭后,影响少火之敷布与枢机之运转,而出现的少火被郁与枢机不利的病变。(二)病因病机少

3、阳病有由本经自受外邪而发病者,亦有太阳先病由外向内转属少阳而发病者。太阳病之所以能转属少阳,多由正气较弱,所谓“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人”所致。少阳属生发之气,郁则病作,自发于少阳本经的,病变以少火被郁为主;转属的少阳病,表现为枢机不利之半表半里证。(三)证候分类原发的少阳病,根据少火被郁的轻重表现,分为少阳伤寒和少阳中风。仅仅是脉弦脉细而头痛发热者,为少阳伤寒;兼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为少阳中风。由太阳转属而来的少阳病,根据其影响及胃的程度,分为小柴胡证与大柴胡证。满闷在胁下或仅见喜呕的,为小柴胡证;痞硬在心下,出现呕吐而利的

4、,较前者为更偏于里,为大柴胡证。(四)治法方药少阳病既是少火被郁,所以治法以升散郁火为主,小柴胡汤是其主方。因为柴胡有枢转郁火透发向外的作用,故用小柴胡杨是枢转法,注家不习惯称枢转法,故将此法纳人和法之中。邪入少阳,为半表半里,在表当汗,在里宜下,而华表半里,汗下皆不可,故只有调和一法。既然少阳病治法升散郁火、和解少阳,所以汗、吐、下三法均属禁忌。因证候中兼太阳、兼阳明、或夹痰饮,故用柴胡汤仍有兼汗、兼下等变通治法。第一节少阳病纲要一、少阳病提纲原文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中心内容:少阳病提纲证。辨析:少阳主胆

5、、三焦,正常生理下,互为依存,互相为用,对个体起温煦长养作用。古人称,少阳为“游部”,主指少阳为生命活动之阳,主生发活动,喜降达,舒畅。少阳受邪后,最易导致的病理特点为郁、结。郁则化火,火性上炎,因而临床常见:口苦:少阳被郁,郁则化火,火性上炎咽干:火盛灼津目眩:风火上煽。(肝胆互为表里)病机:少阳被郁,郁则化火,火性上炎。重点提示:1、目眩:此症反映少火被郁,风火上煽之病理特征,为少阳被郁,郁则化火的辨证依据。因“口苦、咽干”在阳明中风证中也多次提及,如189条:“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221条:“阳明病,脉浮而紧,咽

6、燥,口苦…”。因此,辨证少阳病当抓反映病机的一症才是。2、鉴别:目眩:目光昏晕,甚则两目发赤,视物昏花。头眩:目光明了而视物旋转动摇。3、提纲证为典型的少阳气化为病,苦,干,眩皆相火上走空窍而为病,反映少阳病主要病理特点。二、少阳病分类原文264条: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耳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中心内容:少阳中风的症状与治禁。1.辨析:少阳中风,为邪气直中少阳而发病,当属原发少阳病,手足少阳经脉,都经过目锐眦,入耳中,走耳前后,分别下胸中,贯膈,布膻中,散络心包。外邪直中少阳,风热之邪循经上煽,扰及清窍,则症

7、见:目赤风寒袭入少阳,从阴化火循经上煽,扰及清窍。耳聋胸中满而烦:火郁胸中,扰及神明。此证仍属无形之风火,非有形实邪,决不可误任作胸中实邪而妄用吐下。(应清散郁火)变证悸误吐下,胸阳受挫,心失所养,神虚火扰。惊原文265条: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中心内容:少阳伤寒的脉证和治禁。辨析:本证也是外邪直中少阳而发病,相对少阳中风证,热象(火象)不显,故称少阳伤寒。头痛太阳:发热恶寒,头项强痛三阳病都可见有阳明:不恶寒,前额痛发热少阳:往来寒热,两侧痛脉弦少阳主脉细

8、相对太阳之浮,阳明之大,非阳虚之细,为气血被郁。以上脉症均属少阳受邪发病,乃不可把少阳病之头痛,发热误认为表证,而妄用汗法,误汗则谵语:误汗伤津胃燥轻胃津自复,胃和自愈重劫夺心阴——烦,惊重点提示:1、痛、发热:表现为头两侧痛疼,往来寒热。反映了邪结少阳,正邪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