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全册知识框架

初三政治全册知识框架

ID:40119418

大小:594.81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7-21

初三政治全册知识框架_第1页
初三政治全册知识框架_第2页
初三政治全册知识框架_第3页
初三政治全册知识框架_第4页
初三政治全册知识框架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三政治全册知识框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三政治全册知识框架第一单元:认识国情了解制度第二单元:全面建设实现小康第三单元:科学发展振兴中华第四单元:立志成才报效祖国我国最基本国情正在并长期处在社初级阶段目标1人类最高理想—实现共产主义(把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相结合)2社会主义最终目标—实现共同富裕(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理想)3初级阶段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现代化国家4本世纪前二十年目标(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政治制度1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

2、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3实践中的“一国两制”如何发展(措施)1发展背景—和平发展时代主题2发展条件—经济全球化及带来的机遇挑战-中国国际地位作用3发展要求—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实现理想需要艰苦奋斗精神4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中特理论体系—社核心价值体系5经济措施—发展社市场经济让一切财富源泉充分涌流四尊重6政治措施—坚持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人民有序参与7文化措施—建设精神文明-大力发展文化把握先进文化方向8社会措施—解决民生问题实现社会和谐9实施战略—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10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

3、护环境(主要矛盾决定根本任务)1.1〈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详细知识点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1巨大变化(国独立巨大成就中等收入国社制度优越性初显)2原因历史原因-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穷二白)现实原因-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社制度不完善3特点—不发达阶段表现在各方面(时间-1956到2050近百年时间)4认识意义—党和国家制度路线方针政策根本依据个人参与国建面对现实当代中国最基本国情5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文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矛盾6根本任务-沿中特社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现代化建设7判断所有问题根本标准—“三个有利于”(生产

4、力综合国力民生)8基本路线(1)制定依据—社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全国人民根本利益(2)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建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开)(3)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首位(地位意义--兴国之要根本要求)(4)四项基本原则—(地位意义)立国之本政治基石(5)改革开放—(地位意义)强国之路活力源泉(6)为什么要坚持—解放发展生产力的路线体现人民根本利益愿望;党和国家生命线实现科学发展政治保证(7)如何坚持—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特社伟大实践之中;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1。2《富有活力的经济

5、制度》详细知识点①社初级阶段制度建设富有活力的经济制度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促成巨大经济成就基本经济制度1是什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分配制度决定表现原因1包括—国有集体和混合所有制中的公有成份(1)国有—作用—实力雄厚技术先进控制国经命脉主导经发地位—国家引导推动经社发展主导力量(国有控制力体现在控制国经关键领域重要部门发展方向态势)(2)集体—作用-直接体现共富广吸资金缓解就业增公财税收地位-公有制经济中重要组成部分2公有制经济地位-主体地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体现-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控制国经命脉3公有制经济作用-发挥社制优越性增

6、经济国防民聚力提国际地位关键作用实现人民共富保障4国家对公有制经济政策-毫不动摇地巩固发展公有制经济(非公经济)1包括—个体私营外资经济2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3作用—增强国经活力调动积创性加快生产力发展扩大就业4政策—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经济发展2为什么(决定因素)社会主义性质基本国情4如何处理公和非公关系—①现代化进程中不能把二者对立②各种所有制可发挥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3正确态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1。2《富有活力的经济制度》详细知识点②社初级阶段制度建设富有活力的经济制度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促成巨大经济成就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分配

7、制度决定表现原因1是什么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为什么(社性质和国情决定)怎么办(对公和非公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由什么决定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决定由什么决定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状况相适应2还要健全什么制度-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指哪些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劳动资本技术管理)为什么①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②资本技术管理都参与了社会财富创造3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调动各方向积极性促进经济效率提高推动生产力发展意义4怎么办:总结—我国分配制度是合理的社会公平体现但分配中也要注意①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