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

初中化学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

ID:40120281

大小:671.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7-22

初中化学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_第1页
初中化学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_第2页
初中化学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_第3页
初中化学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_第4页
初中化学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化学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 实际应用举例一、初中化学教学目标双向表编制依据及步骤:初中化学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双向表编制依据:1.依据九年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依据南京市中考化学考试说明3.依据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1.列出《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2.列出化学学科教学内容要点3.列出化学学科学习水平层次4.化学学科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双向表结构5.填写教学目标双向表初中化学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双向表编制步骤:二、初中化学教学目标双向表的结构即在和课本上情景与材料相同的情况下的应用,属于模仿性与再现性的应用,

2、是一种技能。即和课本上情景与材料不同的情况下的应用,属于迁移性与生成性的应用,是一种能力。初中化学教学评价目标双向表的结构三、教学目标双向表的应用——指导教学设计化学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预设课时教学目标预设教学重、难点预设教学方法预设教学过程课时教学方案初中化学(人教版)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将双向细目表中12个的知识点归类为5个教学问题,即:溶液的形成、溶液的组成、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溶解与乳化和溶解过程中的热现象。再根据学习水平层次的不同要求,从而构建本课时教学的三维目标。在此

3、基础上,预设教学的重、难点。根据双向表:本课题包含两部分内容,即“溶液”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其内在关系如下: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加入乳化剂时,能够形成一种叫做乳浊液的混合物。在生活中时常遇到“乳化”现象,乳化并不是溶解,但因其内容少,要求也较低,因此把其附在溶液的后边让学生通过实验对其有初步了解。本课题内容通过结合实际展开学习,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使其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质在水分子作用下向溶液里扩散、溶质分子(离子)与水分子发生水合这两个过程,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我们通过两组动画视频,帮助学

4、生理解。本课题的重点是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学习设计探究的实验方案。教学设计流程及主要意图本课题设计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以溶液概念的形成和溶液、溶质、溶剂三者关系为主要内容;第二课时,以乳浊液乳化、溶液形成过程中吸热或放热现象的探究为主要内容。整个学习过程以认识溶液的宏观和微观组成为整体核心组织教学活动,通过“基于问题式的学习”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学习过程在课堂内充分展示,教师给予及时的指导与引领,扩大成功率,降低失误率,同时发展认识事物的学习方法。如:通过[实验9-1]中固体

5、溶质在水中“消失”现象,结合动画视频,将对溶液的宏观认识引导到微观分析推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再通过整理并讲解常见酸、碱、盐在溶液中以离子扩散,为今后学习打基础,并练习主要常见离子符号书写技能,巩固溶液中微观结构的初步认识,理解溶液的本质——多种粒子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十三中锁金分校化学教研组四、教学评价目标双向表的应用——编制教学效果检测题化学教学评价目标双向细目表课堂反馈练习课后巩固练习单元检测题综合测试题根据知识点对应的学习水平和题型课堂反馈练习题以知识点“物质在溶解过程中伴随有吸热放

6、热现象,解释引起溶液温度变化的原因”为例,在评价细目表中学习水平要求为“A”、“B”和“C”的较高要求,题型为选择、填空或实验,因此选择了这条既有识记,又有实验设计和现象判断的选择题。课后巩固练习题十三中锁金分校化学教研组巩固练习与课堂反馈练习应有一定的对应性,是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的巩固与提高。比如知识点“溶液组成的判断”,在评价细目表中学习水平要求为“A”、“B”和“C”的较高要求,题型为选择、填空或实验,因此选择了这条在课堂练习的基础上加入定量计算的填空题。单元检测题单元检测是一单元的综合性测试,命题

7、过程要考虑的因素是:1.规定考查内容所占的权重(分数比例)。确定权重的主要依据是:①各知识课题的教学时数的权重;②各课题在整个单元中的重要性;③考试目标要求的重视程度。2.具体知识、能力、程度等维度的要求,控制好难度。3.把握每一部分占多少个题目,是何种类型的题目,还要掌握不同的试题所需的答题时间,确定考试试题的总数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