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权市场化分配机制

碳排放权市场化分配机制

ID:40125261

大小:88.0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7-22

碳排放权市场化分配机制_第1页
碳排放权市场化分配机制_第2页
碳排放权市场化分配机制_第3页
碳排放权市场化分配机制_第4页
碳排放权市场化分配机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碳排放权市场化分配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文档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机制研究摘要:如何用经济学的视角和方法来认识和解决碳排放权交易问题,其实质是用市场机制解决或弱化资源配置中的价格扭曲,实现经济的良性增长。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是市场,对象时厂商或产品,其绩效已基本达成共识,并得到大部分验证。但利用市场机制解决环境问题的适用性还处于探索之中,世界上发达国家在探索中取得的经验,对于处在工业化进程中,同时分享经济增长“快乐”和饱尝环境问题“苦果”的中国具有特别的意义。关键字:碳排放交易;市场机制一、碳排放权交易的基本定义碳排放权交易是指各国根据《京都议定书》的减排承诺框架下,对本国企业实行二氧化碳排放额度控制的同时允许其进行交易,一

2、个公司如果排放了少于预期的二氧化碳,那么就可以出售剩余的额度,并得到回报,而那些排放量超出限额的公司,须购买额外的许可额度,这样他们可以避免政府的罚款和制裁。从而实现国家对二氧化碳排放的总量控制。标准文案实用文档二、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要是以项目为基础的交易市场,即清洁发展机制(CDM)交易体系。同时,中国也积极创新,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发展适合自己的碳交易项目,如自愿减排项目交易。中国政府以积极的态度,大力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2004年6月中国政府颁布了《CDM项目运行管理暂行办法》,2005年10月对该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颁布了《CD

3、M项目运行管理办法》。2007年11月9日,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及其管理中心在北京正式成立。2009年3月25日,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CDM-EB)正式批准了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CEC)经营实体的资质,CEC成为中国首批获得该资质的机构。2009年3月底,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财税[2009]30号文件,明确了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及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实施企业的相关所得税减免政策。专业交易所的建立为碳交易提供了平台。自2008年以来,国内已有多个省市设立了环境权益交易所。2008年8月,北京、上海分别成立了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9月,天津成立了

4、排放权交易所。在三家龙头产权交易机构的带动下,广州、大连、昆明、河北、武汉、杭州、安徽等地的环境权益交易所相继成立。此外,厦门、贵州、深圳等地的环境权益交易所也在筹备之中。另外,一些地区虽未设立专业的交易所,但也有环境权益交易平台。我国的企业也根据自身的需求,开展了自愿减排项目的交易。2009年8月5日,北京环境交易所达成国内自愿碳减排第一单交易——天平汽车保险以27.76标准文案实用文档万元的价格,成功购买奥运期间北京绿色出行活动产生的8026吨碳减排指标,用于抵消该公司自2004年成立以来至2008年底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2009年11月,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推出基于规范碳盘查的

5、企业碳中和交易模式,并成功组织我国首笔交易。2010年8月,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推出低碳家庭减碳交易模式,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与各家庭签署“家庭碳排放交易合同”,通过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以同等价值的环保产品向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参加活动的家庭换购碳减排量。2010年9月10日,由中国人民银行和天津市政府主办的首届全球低碳金融高层论坛在天津举行。论坛主办方通过天津排放权交易所购买49吨碳减排量并予以注销,抵扣本次论坛产生的碳排放,实现碳中和。经过多年的不断尝试,我国在制定碳排放权的管理制度以及运行机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由于该体系存在自身不够合理、配套机制不够完善等方面的原因,在进一步的深

6、化试点及推广过程中,遇到了法律法规、企业、环保观念、行政等诸多方面的阻力,暴露出很多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碳排放交易体系的经验。三、国际主要碳排放交易体系的经验及借鉴标准文案实用文档目前的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是以项目为基础的交易市场,另一种是以配额为基础的交易市场。其具体划分形式如图1所示。在以项目为基础的交易市场中,JI和CDM是其中最主要的交易形式,JI项目产生的减排量称为减排单位(ERU),CDM项目产生的减排量称为核证减排量(CER)。与基于项目机制的排放权交易方式不同,在配额机制交易中购买者所购买的排放配额,是在限额与贸易机制(Cap&

7、TradeSystem)下由管理者确定和分配(或拍卖)的。以配额为基础的交易市场中又可以分为强制碳交易市场和自愿碳交易市场。前者是由一些国家和地区强制性的分配减排指标所产生的,参与的企业被强制性参与到这些交易体系中去,如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而后者通常是一些国家或组织自己确立的减排体系,并没有受到京都议定书的认可,其参与者是自发地做出减排承诺并出资支付其超额的排放量,如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和“自愿碳减排体系”(VER)。CER需要联合国的核准,而VE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