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重点中学2016年4月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危机与应对”专题复习课件(31张)

北京市重点中学2016年4月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危机与应对”专题复习课件(31张)

ID:40128420

大小:3.61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7-22

北京市重点中学2016年4月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危机与应对”专题复习课件(31张)_第1页
北京市重点中学2016年4月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危机与应对”专题复习课件(31张)_第2页
北京市重点中学2016年4月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危机与应对”专题复习课件(31张)_第3页
北京市重点中学2016年4月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危机与应对”专题复习课件(31张)_第4页
北京市重点中学2016年4月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危机与应对”专题复习课件(31张)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市重点中学2016年4月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危机与应对”专题复习课件(31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二轮专题交流二轮专题巩固基础、新情景中理解知识、知识复习与方法训练相结合危机与应对——以“灾难”为例1.天灾——水旱灾害、虫害、疾病、瘟疫、地震等2.人祸——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国际关系等危机灾难与应对图中的箭头和弧形虚线表示农耕活动扩展的方向和范围依据材料和图分析说明中国古代历史上沙尘暴发生的趋势以及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8分)中国古代农业的垦殖,使中国文明能够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但长期过度的开发严重破坏了自然植被,使水土流失、土壤荒漠化、气候恶化等问题日渐突出。2009年海淀二模1.天灾——水旱灾害、虫害、疾病、瘟

2、疫、地震等灾难与应对应对——重大水利工程史实:①战国时期,秦都江堰、郑国渠等②秦朝开通灵渠(军事、航运、灌溉)③汉朝漕渠、白渠和龙首渠(坎儿井)④隋朝开通大运河⑤北宋木兰陂(选修一P56图,有“引水、蓄水、灌溉、排洪、挡海潮”的综合功能;福建莆田,仍在发挥作用)⑥新中国:兴修众多的水利工程,如三峡工程,治理黄河、长江、淮河等人类不恰当的活动与自然坏境的客观变化导致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环境的脆弱使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水利的重要性,同时水利建设对农业有重大影响,因此政府在和平安定和战乱时期,都十分重视农业基础建设,兴建公共水利工

3、程。公共水利工程建设,是国家管理经济的带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职能,也是应对水患干旱等的相应措施。1.天灾——水旱灾害、虫害、疾病、瘟疫、地震等灾难与应对应对天灾的措施:重大水利工程耕作技术(垄作法、代田法、耕耙耱)农业灌溉工具(翻车、筒车、高转筒车、风力水车)农业经验技术积累(“四大农书”)数学(应用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医学(《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针灸等天文学(天文观测工具、记录、历法等)……1.天灾——水旱灾害、虫害、疾病、瘟疫、地震等灾难与应对(2010北京卷)40.(24分)在长期

4、的抗灾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东汉末年,瘟疫肆虐,“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衰”。张仲景记述道:“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但竞逐荣势……惟名利是务。”“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张仲景从医的社会背景,写出其医学著作的名称并概括该著作的成就。(8分)(2016海淀零模37)材料二14世纪中叶,“黑死病”席卷欧洲,人口死亡

5、率达到30%-50%。大批政府官员死亡,导致公共治安、法庭审判、甚至日常生活秩序陷入混乱状态。劳动力减少了25%,传统的谷物生产已经无利可图,大量农田被改为牧场和草场用来养羊,很多封建主从经营传统农业到经营商业性畜牧业。大批懂拉丁语的教授在瘟疫中死去,许多学校被迫放弃了拉丁语的教学,各国本土语言的地位得到了提高。死亡使人们一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追求现实享乐和歌颂人生成了新的社会观念。为了阻止黑死病的传播,威尼斯建立许多站点专门用来隔离从东方归来的船员。在远离城市的岛上设立墓地埋葬因黑死痛而死的人,埋葬的深度要达到5英尺

6、。欧洲各地纷纷出台城市公共卫生法,组建市政健康委员会。到了16世纪在欧洲大部分中心城市,关注公共健康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这些医学上的变化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卫生革命”。——摘编自薛国中《黑死病前后的欧洲》等(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黑死病给欧洲带来了哪些变化?(12分)1.天灾——水旱灾害、虫害、疾病、瘟疫、地震等2.人祸——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国际关系等危机灾难与应对(1)政治:民族危机、社会危机等(2)经济:经济危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等(3)思想文化:宗教、文化危机等(4)国际关系:战争危机等应对人祸的

7、知识梳理1.中国古代(危机——应对)朝代初期政策的调整:如汉初“无为而治”、唐太宗时期的休养生息等变法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北魏和唐朝推行租(庸)调制、均田制;明朝的“鱼鳞图册”等董仲舒的新儒学、“三教合一”、理学、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中国古代人口的迁移中国古代人口的流向(轨迹)主要有三种:一是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人口稠密的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迁移(内迁);二是由人口众多的黄河流域迁向人口稀少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南迁);三是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大多由政府组织军民迁移,从事戍守、开发、屯田等(外迁

8、),如秦朝迁中原人去越族地区等。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黄河流域成为我国经济、政治的重心,人口分布呈现北重南轻的格局。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北方政局动荡长期战乱,中原人口多次大规模南迁,北重南轻的人口分布格局逐渐被打破。唐朝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时期,北人持续大举南迁。于是,南方逐渐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也随之超过北方,南重北轻的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