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与气候复习提纲

气象与气候复习提纲

ID:40134617

大小:428.24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7-22

气象与气候复习提纲_第1页
气象与气候复习提纲_第2页
气象与气候复习提纲_第3页
气象与气候复习提纲_第4页
气象与气候复习提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气象与气候复习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文档作业1.大气的上界有多高?在此高度内分为哪几层?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答:由于着眼点不同,大气上界有两种分法(普遍),一是着眼于大气中出现的某些物理现象,按此,大气上界大约为1200km;二是着眼于大气密度,按此大气上界大约为2000~3000km。大气圈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对流层的特点:①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②垂直对流运动显著;③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2.高山常年积雪、云峰高耸,反映了哪一层的特点?为什么?答:反映了对流层的特点。在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2、高山常年积雪,是因为其高度已达到或低于积雪存在的温度,云峰耸立是因为随高度的升高,气流中的水汽不断凝结,产生云雾。3.已知10℃时,E为12.3hpa;18℃时,E为20.6hpa。某地上午8时气温为23℃,e为12.3hpa;次日8时气温为23℃,e为20.6hpa。求两天8时的Td,用此说明Td的高低直接与什么因子有关。答:(露点)是指在空气中水汽含量,气压一定下,使空气冷却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第一天上午8时e为12.3hpa,而10时E为12.3hpa,所以第一天8时的Td为10℃。第二天上午8时e

3、为20.6hpa,而18时E为20.6hpa,所以次日8时的Td为18℃。Td的高低直接与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有关,水汽含量越多,露点越高(露点也是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的物理量)。4.比较干、湿空气状态方程说明:(1)在同温同压下,干、湿空气的密度谁大谁小?(2)在同压下,空气愈潮湿、温度愈高,其密度将会减小还是增大?答:干空气状态方程P=ρT,湿空气状态方程为P=ρT(1+)(1)同温同压下,湿空气密度为r=干空气密度为r=,由于所以干空气密度大于湿空气密度(2)空气中水汽压愈大,e越大P=r,空气越潮湿,

4、e越大,其密度越小。5.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有什么规律?用此解释雨后天空呈青蓝色、空中尘粒较多时天空呈灰白色。答:规律:①散射只改变辐射方向,使太阳辐射以质点为中心向四方传播;标准文案实用文档②分子散射(蕾利散射):当质点直径小于波时长,波长愈短,散射能力愈强,该散射具有选择性,大气对长波光线的透明度较好,对短波光线的透明度很差;③粗粒散射(米散射):当质点直径大于波长时,发生粗粒散射,辐射的各种波长都同样地被散射,该散射无选择性。原因:①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时,由于空气分子散射的结果,波长较短的先被散射。

5、由于雨后空气中灰尘少,空气散射以分子散射为主,波长较短的青蓝光先被散射,因此空中呈现青蓝色;②当空气中尘埃较多时散射一般以粗粒散射为主,此时各种波段的阳光均被散射,使天空出现灰白色。6.太阳高度角是如何影响直接辐射的?答:(1)太阳高度角越小,等量的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就越大,因而地表单位面积上所获得的太阳辐射就越少;(2)太阳高度角越小,太阳辐射穿过的大气层就越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就越强,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越少。7.名词解释:太阳常数、大气窗口、大气逆辐射、地面有效辐射答:太阳常数:就日地平

6、均距离而言,在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亿平方厘米面积内,1min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大气窗口:在波长为8~12um处,地面长波辐射最强,而大气对此波段的地面辐射吸收率最小,透明度最大,地面辐射有20%通过这一窗口散向宇宙空间,这一窗口叫大气窗口。大气逆发射:大气辐射指向地面的部分。地面有效辐射(Fo):地面放射的辐射(Eg)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δEa)之差。8.海陆增温和冷却过程有何差异?它导致什么重要结果?答:大陆受热快,冷却也快,温度升降变化大,海洋反之。⑴在同样的太阳辐射强度下,海洋所吸收

7、的太阳能多与陆地所吸收的太阳能(陆面对太阳光的反射率大于水面);⑵陆地所吸收的太阳能分布在很薄的地表面上,而海水所吸收的太阳能分布在较厚的水层中(陆地增温快的一个原因);⑶海面有充足的水源供给,以致蒸发量较大,失热较多使得水温不易升高;⑷岩石与土壤的比热小于水的比热。9.何谓非绝热变化、绝热过程、干绝热过程?答:非绝热变化:气团与外界通过热量交换而引起的空气内能的变化。绝热过程:气象学上,任一气块与外界之间无热量交换时的状态变化过程。干绝热过程:当升、降气块内部既没有发生水相变化,有没有与外界交换热量的

8、过程。标准文案实用文档10.有一山高1000m,如果一块含一定水汽尚未饱和的空气在山脚时温度为10℃,升到300m时开始饱和,到山顶水汽已全部凝结,并离开气块,剩下的干空气块从山顶下沉,问到山脚时温度是多少?(γm=0.5℃/100m)解:只有达到饱和时才用湿绝热。上升到饱和时的气温为10℃—1℃/100m×300m=7℃到山顶时的气温为7℃-(1000m-300m)×0.5℃/100m=6.5℃下降到山脚时的温度为6.5℃+1000m×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