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

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

ID:40136721

大小:832.81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7-22

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_第1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_第2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_第3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_第4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鉴赏诗歌形象——人物形象分类别,明特征。一、诗歌人物形象分类人物形象1、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的形象):(偏重抒情的诗歌)如李清照《声声慢》杜甫《月夜》2、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偏重叙事的诗歌)如《江雪》《孔雀东南飞》《琵琶行》《木兰辞》《氓》在抒情诗中,诗人是通过直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绪,来完成对自我形象的塑造。在叙事诗中,诗人是通过笔下的人物形象,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性格、志气、情感或思想观念。检查环节鹧鸪天 酬孝峙①[清]钱继章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闲倚杖,戏临罾②。

2、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③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1)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幻灯片4参考答案: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坚韧不拔。用描写刻画外貌,用比喻突出性格。幻灯片5诗歌鉴赏——形象广铁一中周瑛如何把握人物形象——鉴赏思维切入点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2.抓描写人物的肖像、语言、神态、动作、心理关键字词,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鉴赏依据)注:诗歌塑造人物的方法。(1)细节刻画法。(2)烘托渲染法。(3)对比衬托法。(4)比兴牵引法。(5)抒情寄托法。检查环节大纲要求▼把握形象的特

3、点。▼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高考回顾(2012·江苏)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梦江南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答: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2014·江苏)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韦应物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4、李商隐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沧江白石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2)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答:城里少有人知:家住深山;与渔樵为伍;居室简陋。方法点拨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简析上面这首诗的人物形象。参考答案:这首诗勾画出远离世俗,孤傲清高的渔翁形象。(步骤一)诗的首两句描绘出一幅广阔、寒冷、寂静的环境。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那位老渔翁不怕天寒雪大,而忘掉一切,专心钓鱼,这就给读者展示了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步骤二)诗人

5、借蓑笠翁的形象表达了自己不愿随波逐流的情怀。(步骤三)(1)用两三个词概括形象特点(性格+身份);(2)分析形象具有这些特点的依据;(3)总结指出形象的意义(或作者的情感)。答案一般有三部分构成:牛刀小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竹轩诗兴张 镃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注]烟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参考答案: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

6、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鉴赏诗歌形象——景物形象课前导学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秋夜纪怀[宋]陆游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1)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3分)参考答案:①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②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鸣叫;③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意象含义:意象是诗歌中融入作者情感的

7、物象。它可以是人物、事物,也可以是画面。意境的含义:指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融合而创造出的让人产生联想与想象的艺术境界。两者关系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美好的春天如果意象是落叶,意境就是冷萧的清秋高考回顾(2009·江苏)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 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8、(2)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答案“铁骑满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千村寥落”。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⑵“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05江苏[答案]清冷、幽静  孤单、寂寞(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