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诗歌鉴赏三)

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诗歌鉴赏三)

ID:40136970

大小:506.31 KB

页数:64页

时间:2019-07-22

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诗歌鉴赏三)_第1页
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诗歌鉴赏三)_第2页
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诗歌鉴赏三)_第3页
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诗歌鉴赏三)_第4页
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诗歌鉴赏三)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诗歌鉴赏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高考语文专项复习—诗歌鉴赏诗歌形象的鉴赏诗歌的形象包括意象、人物形象。诗歌的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人思想感情。一、诗歌的意象诗的意象带有强烈的个性特点,最能见出诗人的风格。诗人有没有独特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建立了他个人的意象群。一个意象成功地创造出来以后,虽然可以被别的诗人沿用,但往往只在一个或几个诗人笔下才最有生命力。以致这种意象便和这一个或几个诗人联系在一起,甚至成为诗人的化身。菊之于陶渊明,梅之于陆放翁,都有这种密切的关系

2、。谢灵运因为创造了“池塘生春草”这一鲜明的意象,以致后人的诗里一出现池塘春草,便让人联想起谢灵运来。薛道衡因为创造了“空梁落燕泥”这一鲜明的意象,后人的诗里再出现空梁燕泥,便总带着薛道衡的色彩。什么是意象意象“意”——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象”——物象、形象。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意”与“象”的统一。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感情的载体。1、抓住意象,探知感情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事物形象(景物、山川草木等)表现诗人的主观的感情。客观事物形象,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更是含

3、有“意”(情感)的形象,即“意象”。意象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抓住景物特点,探知诗人的感情。“诗言歌咏,见景生情”,诗人的写景作为后一两句的情感抒发的基础。由景物的物象可以探知诗人的情感。如李白的《静夜思》前两句是写景,以地上霜喻月光,十分真切地描写了深秋静夜的寒意萧瑟。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思念故乡的情感。常见意象诠释(1)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2)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3)以折柳表惜别。“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

4、味。(4)以蝉喻品行高洁。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5)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6)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7)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8)松——坚贞高洁。常见意象诠释(9)莲——表达爱情。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10)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11)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

5、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12)鹧鸪鸟——离愁别绪。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13)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常见意象诠释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以“故乡明月”传达“乡思情”;以“松风山月”传达“隐逸情”;以“寒林残月”传达“诗人的忧愁”;以“中秋圆月”传达“相思情苦”;以“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传达“

6、闺怨情”;以“长亭折柳”传达“惜别情”;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诗人的羁旅之苦”;以“梦后酒醒,烟柳断肠,寒雨斜阳,残烛啼鹃”传达“悲欢离合情”;以“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传达“对世事沧桑的感叹”;以“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情”;等等。二、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1)直接描绘人物形象以抒怀观猎(唐·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析】首联起得突兀,大有先声夺人的气势。颔联写发现猎物奋力追击的情形,生动而又逼真。

7、颈联写猎罢归营,不着痕迹地表现了将军策马疾驰的风姿。尾联以“回看”一词写将军踌躇满志的神情。这首诗通过写一次狩猎活动,勾画出了一位将军英姿飒爽、意气风发的形象,这正是作者心中的理想人物。二、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析】初看是写雪景,大雪之中,一叶扁舟,一个老渔翁,独钓寒江之上。描写了在寒冷的环境中,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寒地冻,大雪飘飞,忘掉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孤独,性格却显得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

8、形象,正是诗人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二、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2)托物(寄托)言志诗中的“物”即抒情主人公,一般指“我”,即诗人自己。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咏蝉(唐·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尺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蝉(唐·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