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及李将军列传

史记及李将军列传

ID:40137908

大小:2.06 MB

页数:75页

时间:2019-07-23

史记及李将军列传_第1页
史记及李将军列传_第2页
史记及李将军列传_第3页
史记及李将军列传_第4页
史记及李将军列传_第5页
资源描述:

《史记及李将军列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司马迁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学习目标】    1、认识《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述史优秀传统2、探讨通过典型事例、生动细节和个性化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艺术特色。3、深入探讨李广悲剧的根源。【学习重难点】探讨通过典型事例、生动细节和个性化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艺术特色。一、导入讲到司马迁就不能不提到司马迁一生中的一次重大的事件,这个事件可以说改变了司马迁一生的命运,成为司马迁一生难以愈合的创痛和屈辱,但也成就了司马迁一生的伟业——《史记》成书。这个事件就是李陵事件李陵事件后被处以腐刑的司马迁发愤著书,写下了被誉之为“史家之绝唱

2、,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二、生平简介司马迁(前145公元—约前87,王国维、梁启超等主此说。或前135—约前87,郭沫若等主此说。)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司马迁出身于中下层官吏家庭。他的家庭在汉文帝时可能是所谓“中人之家”,以农业、畜牧致富,因而能够出粟买爵。司马迁说自己“耕牧河山之阳”,但不一定就是亲自参加耕牧。他的父亲司马谈是一个渊博的学者,对于天文、历史、哲学都深有研究,在汉武帝建元年间(公元前140—前135年)作了太史令。这是史官,官位不高,职权不大,主官天时星历、祭祀礼仪、搜罗并保管典籍文献。司马迁在将近十岁时

3、,随就任太史令的父亲迁居长安,以后曾师从董仲舒(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哲学家)。学习《春秋》,师从孔安国(字子国,孔子十二世孙,其生卒年月已不可确考,约当在公元前二世纪左右。西汉儒家学者,经学家、《古文尚书》学之开创者。)学习古文《尚书》,这一切都奠定了他的学问的基础。二十岁那年,他开始广泛的漫游。他的几次漫游,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各地。漫游开拓了他的胸襟和眼界,使他接触到各个阶层各种人物的生活,并且搜集到许多历史人物的资料和传说。这一切,对他后来写作《史记》起了很大作用。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司马谈去世。临终前,把著述历史的未

4、竟之业作为一项遗愿嘱托给司马迁。元封三年(前108年),司马迁继任太史令。此后,他孜孜不倦地阅读国家藏书,研究各种史料,潜心于著史,并参与了《太初历》的制定工作。司马迁从父亲司马谈那里,可以说得到两份遗产。一份是太史职掌的学问,其中可能包括司马谈已经写成的史文;一份是儒家的学问,主要是《春秋》之学。司马迁继承父亲的思想,用儒家所说的礼作为行为的规范和衡量历史上是非得失的准则。但司马迁并不以此二者为限,他有自己的一家之言。也是因他有一家之言,中国历史上开始有历史家的出现。就在这过程中,发生了一场巨大的灾难。这就是前面讲的李陵事件。司马迁的

5、辩护,也就触怒了武帝。他因此受到“腐刑”的惩罚。在这一场事件中,他对专制君主无可理喻的权力、对人生在根本上为外力所压迫的处境,有了新的认识。他一度想到自杀,但他不愿宝贵的生命在毫无价值的情况下结束,于是“隐忍苟活”,在著述历史中求得生命的最高实现。大约在征和二年(前91年),基本上完成了编撰工作。其后事迹不清,大概卒于武帝末年。(补注:王国维考证其死于前87年)三、史记《史记》约成书于前104年至前91年,本来是没有书名的,司马迁完成这部巨著后曾给当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佩,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马迁的官职

6、,“公”是美称,“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谁的著作而已。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在著录这部书时,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后人则又简化成“太史公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久而久之,人们根据“太史公记”而省略成《史记》。近人梁启超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略于先秦,详于秦汉,所述秦商鞅变法至汉武帝晚年的历史

7、,约占全书篇幅的五分之三左右。四、这部体大思精的史书的贡献和特点(一)开创了“纪传体”体例。何谓纪传体呢?纪,指本纪,即皇帝的传记;传,指列传,是一般大臣和各式人物的传记。历史人物是丰富多彩的,历史现象是纷纭复杂的。怎样才能把大千世界的各种人和事都包容在一部书里呢?司马迁在前人的基础上,在《史记》中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五体结构,通过将这五种体裁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系,创造性地探索了以人物为主体的历史编纂学方法。“本纪”实际上就是帝王的传记,因为帝王是统理国家大事的最高的首脑,为他们作纪传而名之曰“本纪”正所以显示天下本

8、统之所在,使官民行事都有一定的纲纪的缘故。同时,也是全书的总纲,是用编年体的方法记事的。在“本纪”的写作中,司马迁采取了详今略远的办法,时代愈远愈略,愈近愈详。“本纪”托始黄帝,是因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