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脑屏障》ppt课件

《血脑屏障》ppt课件

ID:40146164

大小:378.37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9-07-23

《血脑屏障》ppt课件_第1页
《血脑屏障》ppt课件_第2页
《血脑屏障》ppt课件_第3页
《血脑屏障》ppt课件_第4页
《血脑屏障》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血脑屏障》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药理学内蒙古医学院药学院第三章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是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drugdisposition),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及排泄(excretion)过程的动态变化。第一节药物的体内过程一、药物的跨膜转运(一)被动转运(passivetransport)是指药物分子只能由浓度高的一侧扩散到浓度低的一侧,其转运速度与膜两侧的药物浓度成正比。特点:1.不需消耗ATP。2.只能顺浓度差转运。1.简单扩散(simplediffusion)又称脂溶扩散(lipiddiffusion),脂溶

2、性的药物可溶于脂质而通过细胞膜。(1)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lipid/aqueouspartitioncoefficient)愈大,在脂质层的浓度愈高,跨膜转运速度愈快。(2)解离型极性大,脂溶性小,难以扩散;非解离型极性小,脂溶性大,容易跨膜扩散。(3)非解离型药物的多少,取决于药物的解离常数(Ka)和体液的pH,可用Henderson-Hasselbach公式说明。式中pKa是解离常数的负对数值。(4)弱酸性药物[HA]/[A-]=log-1(pKa-pH)(5)弱碱性药物[BH+]/[B]=log-1(pKa-pH)(6)当pH=pKa时,[HA]=[A-]或[B

3、H+]=[B],pKa是等于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在50%解离时溶液的pH值。根据药物的pKa值和环境的pH值之差,可算出简单扩散达到动态平衡时,解离型和非解离型药物的比值。(7)弱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不易解离,在碱性环境中易解离。(8)弱碱性药物则相反,在酸性环境中大部分解离,在碱性环境中不易解离。(9)每个药物都有特定的pKa值。(10)某些酸性或碱性药物的pKa值与酸性强度的关系:其酸性药物pKa越低,酸性越强;碱性药物pKa越高,碱性越强。(11)在生理pH变化范围内,弱酸性和弱碱性药物大多数呈非解离型,被动扩散较快。(12)一般说,pKa3~7.5的弱酸药及pKa7

4、~10的弱碱药受pH的影响较大。强酸、强碱,以及极性强的季铵盐因可全部解离,故不易透过生物膜,而难于吸收。2.滤过(filtration)又称水溶扩散(aqueousdiffusion)是指直径小于膜孔的水溶性的极性或非极性药物。借助膜两侧的流体静压和渗透压差被水携带到低压侧的过程。3.易化扩散(facilitateddiffusion)又称载体转运(carriertransport)是通过细胞膜上的某些特异性蛋白质——通透酶(permease)帮助而扩散。不需要供应ATP。膜上还存在多种离子通道(ionchannelprotein)可分别选择性地与Na+、K+、Ca+结

5、合形成通道,允许相应的离子迅速地顺着浓度差移动。如果离子通道蛋白的开放和关闭,主要受膜两侧电位差的影响,称电压依赖性通道(voltagedependentchannel,VDC);主要受化学物质决定,称化学依赖性通道(chemicaldependentchannel,CDC)。(二)主动转运(activetransport)又称逆流转运(countercurrenttransport)其转运需要膜上的特异性载体蛋白,需要消耗ATP,特点是分子或离子可由低浓度或低电位差的一侧转运到较高的一侧。如:钠、钙、氢、胺泵等。特点:1.可发生饱和现象2.可出现竞争性抑制3.缺氧或抑制

6、能量产生的药物可抑制主动转运(三)膜动转运(cytosis):大分子物质的转运伴有膜的运动,称膜动转运。1.胞饮(pinocytosis)又称吞饮或入胞。某些液态蛋白质或大分子物质,可通过生物膜的内陷形成小胞吞噬而进入细胞内。2.胞吐(exocytosis)又称胞裂外排或出胞。某些液态大分子物质可从细胞内转运到细胞外,如腺体分泌及递质的释放等。二药物的吸收和影响因素(一)药物的吸收吸收(absorption)是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1.消化道吸收(小肠)2.注射部位吸收3.呼吸道吸收4.皮肤和粘膜吸收(二)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1.药品的理化性质2.首关效应(f

7、irst-passeffect)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首先进入肝门静脉系统,有些药物在通过肠粘膜及肝脏,部分可被代谢灭活而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降低。3.吸收环境三药物的分布和影响因素(一)药物的分布:药物吸收后,通过各种生理屏障经血液转运到组织器官的过程称分布。1.与血浆蛋白结合2.局部器官血流量3.组织的亲合力4.体液的pH值和药物的理化性质5体内屏障(1)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血-脑之间有一种选择性阻止各种物质由血入脑的屏障,称血脑屏障。它有利于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内环境的相对稳定。(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