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山村调研报告

镇山村调研报告

ID:40147665

大小:6.75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23

镇山村调研报告_第1页
镇山村调研报告_第2页
镇山村调研报告_第3页
镇山村调研报告_第4页
镇山村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镇山村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贵州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调研题目:布依族建筑认识------以镇山村上寨部分古建为例调研地点:花溪区镇山村班级:2012级城市规划姓名:刘蒙学号:201515050021指导老师:高培、黎玉洁、何璘调研时间:2015.9.25调研目的:通过对贵阳市花溪区镇山村布依族建筑进行网络和实地调研,更好的了解贵州布依族民族建筑的认识。布依族简介布依族,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有287万余人。现位居全国56个民族人口排名第12位。贵州省的布依族人口占了全国布依族总人口的97%以上,是布

2、依族最主要的聚居地镇山村简介镇山村是一座具有400多年历史的民族村寨,民代万历年间朝廷平藩,派李仁忠将军征南,遂以军务人黔,屯军安顺,后移迁屯石镇镇山村。镇山村以其淳朴、独具民族风格的石头建筑文化被称为“民族生态博物馆”,掩映在大山怀抱之中,山中有寨,水中有村。村寨以石为路,为巷,村寨的寨门也是巨石所建,寨内还保留了用规整块石垒筑的具防卫作用的古城墙。村寨建筑布局因地制宜,依山而造,建造房屋就地取材,与自然坏境融为一体。清一色的木构石板屋由溪边叠层而上,房屋材料基本以石板为主,石板通道,民居建筑以石板为墙,

3、为顶成为镇山村建筑最大的特色之一同时也成为布依族代表之一,因此以镇山村为例来介绍布依族建筑特点.公共建筑武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光绪三十四年重建,面阔五间,通高约15米,占地250平方米目前为镇山村上年限最久的保存最完整的公建古建.但从村民了解到只有在重要节日期间才开放,平时均关闭状态。但从外观看,可简易看见以五个框划分门框,上中下三个小框及下部大框中填门板肚,隐约能看见有一些简易图案及线条。武庙布依族传统民居建筑总体布局特点镇山村位于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整体利用地形的高差,靠山选择宅

4、基依山而建,鳞次栉比,同时有石巷道通至各户;充分发挥了山地竖向结合以及建筑物朝向也顺应地形的变化,与山体自然环境充分结合.镇山村镇体布局平面图建筑材料的选用在贵州花溪、镇山一带,因为地质原因,所处环境里,所有岩石大多都为水层岩,岩层外露、硬度适中、节理分层。较薄的片石获取十分便利,同时可进行不同规格尺寸的切割,更多使用在建筑屋面上,同时薄厚不一的石头在屋板、墙体、到房基及城墙,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布依族建筑风格。屋顶材料镇山屯墙平面布依族的建筑平面布依族的建筑平面比较简单,主要为堂屋为主入口,堂屋的前厅是家庭生

5、活起居的空间与祭拜长者的场所,在其后隔出一小间用来做厨房,或者隔出两间,中间一间为厨房,后面一间为卧室或者存放杂物,左右侧隔出的房间为卧室。布依族的民居建筑通常利用阁楼层的大面积空间储存一些杂物或者极少为卧室住人。镇山民居平面结构屋面结构从远处看,布依族的民居远远看上去都是石头建成的,但它的真正主要结构部分同期它贵州传统建筑近视,主要结构部分都是由柱、梁、枋、椽等木结构支撑组成,从内部看,多数都为木构结构,一般开间数为基数间,堂屋为中,其它开间在其两侧,形成了布依族独特的建筑特点,屋面布依族建筑最有特点的地

6、方就为它的屋面,大部分的建筑都是悬山顶式,屋面为双坡排水。在屋面的铺筑上,村民将搬运回的石块裁切成比较工整的鳞状的屋面板,或直接捡取形状各不相同的天然石板材,自下向上将石块板铺叠在木构支架上,而在每个坡面的边缘都用较大的石板,中间用一些稍小的石板。既利于形成了屋面曲线,又牢固结实,不易被风掀掉,石块在屋面形成自然的弧线,远远望去,整个村落隐藏在丛林中,同时利于排水,使用年代久,根据使用石块质量的好坏不一,一般十年翻修一次。屋顶结构镇山屋顶其他房基:传统民居依山而建,一般民居台基比室外高三阶台阶,“人为基数牲

7、畜为偶“同时与牲畜用房的另一个区分,而有时进入牲畜用房的台阶更高于民居台阶,从而使牲畜用房与室外形成半地下的关系,更好的看管牲畜。居民住房的台阶门:布依族的门共有两扇,在外一扇为门的一半,主要制作原因,在夏季既能保证通风降温又能避免小孩外出。下部也留有较高的门槛,但在门洞上方都留有两根椽木,是便于贴对联与节日。居民门窗:窗的洞口开的较小,为木架结构,因此也会有一些窗花,在形式上一般为方形,极少见圆拱等。总结:镇山村传统布依族建筑材料、建筑技术方面依据当地独特的地质条件以及各民族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木架结构,

8、石块屋面风格独特,成为典型的布依族传统建筑。镇山村布依族村落里建筑类型相对于其它民族建筑而言比较单一,从武庙公共建筑上看,其形式与结构同样适应了当地及周围其它村落影响。在民居建筑方面作为布依族的代表性村寨,在基本布局上都保持以堂屋为中心,其它为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而建设。通过此次对镇山村的实地及网络的调研,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了贵州地区的布依族建筑以及文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