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的民本思想

黄宗羲的民本思想

ID:40148400

大小:38.9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23

黄宗羲的民本思想_第1页
黄宗羲的民本思想_第2页
黄宗羲的民本思想_第3页
黄宗羲的民本思想_第4页
资源描述:

《黄宗羲的民本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题目:黄宗羲的民本思想姓名:吴婷婷院系:西葡语系学号:140470113班级:2014级1班黄宗羲(1610年—695)是我国明末清初一位杰出的启蒙主义思想家,又是一位成就卓著的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和自然科学理论家。他在清代前期与孙奇逢、李颙齐名,并称“国初三大儒”,自清末以来,则与顾炎武、王夫之齐名,并称“明清之际三大家”,可见他在清代学术思想史上地位之重要。作为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黄宗羲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启蒙特征和意义。在早期启蒙思想家之中,黄宗羲对“君为臣纲”的批判尤其引人注目,成为早期启蒙思潮的亮点之一。从揭示君主的起源

2、入手,黄宗羲指出君主的职责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秦后君主背离了这一初衷;在此基础上,他指出现存的君臣关系从同为天下服务的同事关系异化为主仆关系,并为改变这种关系提出了限制君权的方案。黄宗羲对“君为臣纲”的批判使君主的权威遭到了打击,并且直指古代社会的价值核心———“三纲”,具有不可否认的启蒙意义。另一方面,他对“君为臣纲”的批判具有不彻底性,是在肯定君主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天下为主,君为客”:黄宗羲民本思想基本内容黄宗羲的“君客民主”观点,是他民本思想基本内容,也是他治国方略的一个重要观点。在中国传统的治国之道中,民本思想一

3、直居于主要地位,是中国古代治国的重要思想基础。所谓民本,是指主张以民众为社稷之根本,即以民为国之本,并以民众为执政施治的基础。以民众为本,政权才能巩固,天下才能太平,失去民心,政权就会丧失。黄宗羲为维护封建统治,主张封建君主、官吏在治国中应该以民为本。他的“天下为主,君为客”的观点是民本思想的重要体现。(一)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民本思想的核心是人的主体地位和历史创造者的作用。就是说,谁是社会的主体。这是根本的问题。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深刻阐述了这个思想,对君民、君臣关系提出新的看法和新的观点,这就是谁是社会主体,用黄宗羲的

4、话说,就是谁为主,谁为客的问题。他明确地提出“天下(人民)为主,君为客”的观点,认为“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作为君主,必须“不以一已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已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对于“为”与“被为”的关系说得很清楚,这就是君主只能“为天下(人民)”,不能使天下“为君主”。这里的“天下”是指“兆人万姓”的人民。“天下为主”也就是以人民为主,君主仅仅是为民众服务的公仆,从而肯定了民众的主体地位。在君臣关系上,黄宗

5、羲也认为,臣并不是为君主服务,他的职责与君主一样都应该为“天下”服务,也就是为“万民”服务。他在《原臣》中说得很明白:“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后世的人臣不明此义,是“宦官宫妾之心”,“私者之事”。(二)天下之治乱“在于万民之忧乐”正是在上述观点的基础上,黄宗羲进一步提出天下之治乱在于“万民之忧乐”的观点。他在《明夷待访录·原臣》中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作为臣子的目的是“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

6、,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应该说,天下万民既是社会的主体,为此,“万民之忧乐”就是社会治乱的标志和衡量一切政治行为的试金石。作为管理国家的执政者的君与臣,理所应当共同分担治理天下的事务,同为天下兴“公利”,释“公害”忧天下之忧,乐天下之乐。因此,“吾以天下万民起见,非其道,即君以形声强我,未之敢从也,况于无形无声乎!非其道,即立身于其朝,未之敢许也,况于杀其身乎!”这就是说为了天下万民的“忧乐”,应该整饬吏治,厉行政革,甚至勇于牺牲地同无道的君主做争,如果听任为君的纵情恣欲、胡作非为,乃至“杀其身以事其君”

7、,这只能是“愚忠”,并不是为臣之道。在封建君主专制下,君臣关系常常是被颠倒了,“以谓臣为君而设者也。君分吾以天下而后治之,君授吾以人民而后牧之,视天下人民为人君囊中之私物”,这样,臣子成了君主分治天下的工具。如何实现“万民之忧乐”,在黄宗羲看来,就在于行仁义之道,即统治实行“德治”、“仁政”,慎刑罚,薄赋敛。“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而仁与不仁的区别,就在于是“从一已起见”,即从私人的利欲出发,从天下民众的生存出发。君主与臣子应该施仁政,以“万民”之忧而忧,以“万民”之乐而乐。这样,则“天下归之”;凡求富强、欲独乐而病民者,

8、则“自遭陨灭”。(三)封建帝王为“天下之大害”黄宗羲通过对历史经验的总结,认为君主颠倒了君与客的关系,侵犯了“天下人的民众”。封建帝王把天下当作自己的产业,“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为满足他的“大私”,“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