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产物化学第五章 天然药物

天然产物化学第五章 天然药物

ID:40164376

大小:1.68 MB

页数:188页

时间:2019-07-24

天然产物化学第五章 天然药物_第1页
天然产物化学第五章 天然药物_第2页
天然产物化学第五章 天然药物_第3页
天然产物化学第五章 天然药物_第4页
天然产物化学第五章 天然药物_第5页
资源描述:

《天然产物化学第五章 天然药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天然药物1天然药物是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来源于植物、动物、矿物、微生物及海洋生物等,并以植物来源为主。天然药物资源种类约有一万余种,我国目前应用的天然药物有五六千种,常用的天然药物约七八百种。在我国,天然药物又称为中草药。2天然药物中往往含有多种乃至上百种化学成分,其中某些化学成分经药理实验证明具有生物活性,并且在临床上可防治疾病,即具有医疗价值,通常称为有效成分或活性成分,无生物活性的则称为无效成分。有效成分在化学上能用分子式和结构式表示,是具有一定物理常数的单体化合物。而具有生物活性的混合成分称为有效部位。3第一节天然药物化学研究概况从天然药

2、物中提取活性成分始于19世纪,第一个天然活性成分是1805年由德国药师塞图尔从阿片中提取的吗啡碱,此后的100多年中从天然药物中相继发掘了大量的天然活性成分,如吐根碱、马钱子碱、奎宁、咖啡因、阿托品、洋地黄毒苷、毒毛旋花子苷等,以生物碱居多,都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多数至今仍用作药物。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经历了约200年的历史,早年由于提取、分离及分析方法落后,单体成分的分离、纯化只能用分馏及重结晶等技术,所以发展速度缓慢。4近30年来,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新技术的应用,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由常规柱色谱发展到快速低压色谱、高效液相色谱、逆流液滴分

3、溶色谱、气相色谱等。同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等波谱新技术的应用,使化学成分的结构研究工作趋向微量、快速和准确。从而使微量天然新化合物的分离纯化简便易行。新技术的兴起使研究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周期大大缩短。5第二节 天然药物中各类化学成分简介天然药物中的化学成分颇为复杂,通常含有糖类、氨基酸、蛋白质、酶、油脂、蜡、树脂、鞣质、色素、无机盐等,有的还含有生物碱、苷类、挥发油、有机酸、维生素等。生物碱、苷类、挥发油、有机酸和氨基酸等多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是天然药物中的有效成分。而糖类、树脂、鞣质、蜡等,一般临床用途不大,通常视为无效成分,但在提取有效成分或

4、制备制剂时,往往必须考虑到它们的存在和影响。6有机酸具有一般羧酸的性质,八个碳以下的低级脂肪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常温时多为液体。有机酸的溶解度与结构有关,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有机酸分子中极性基团(如羧基、羟基等)的增加而增大。一般有机酸能溶于乙醇或乙醚等有机溶剂,但难溶或不溶于石油醚。有机酸显酸性,能与碱金属、碱土金属结合成盐,其一价金属盐易溶于水,而二价或三价金属盐较难溶于水,可利用此性质从中药中提取分离有机酸。9二鞣质鞣质,又称单宁或鞣酸,是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相对分子质量较大、较复杂的多元酚类化合物。因其可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于水的沉淀,能与生兽皮中的蛋白质结合

5、而形成致密、柔韧、不易腐败又难以透水的皮革,所以称为鞣质。10除去鞣质的方法明胶沉淀法:利用蛋白质与鞣质在水溶液中形成鞣酸蛋白的原理除去鞣质。天然药物的水提取液,加4%明胶水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小体积,加3-5倍乙醇,使过量明胶沉淀,然后滤去沉淀。生物碱沉淀法:药材的水提取液,加入生物碱(如1.5%咖啡碱或吡啶等)水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滤液碱化后用氯仿振摇萃取,以除去滤液中过量的生物碱。其水层即为除去鞣质的药液11醋酸铅沉淀法:中性醋酸铅可与酸性或酚性物质结合成不溶性铅盐,因此可沉淀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黏液质、鞣质、酸性皂苷、树脂、

6、部分黄酮苷等石灰法:在天然药物水提取液中加入氢氧化钙,鞣质可与钙离子结合产生沉淀,过滤即可。12三、植物色素植物色素是指普遍分布于植物界的有色物质,如叶绿素类、叶黄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类及醌类化合物等。13除前述物质外,植物中还有树脂、氨基酸、蛋白质和酶等。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植物中的蛋白质及某些酶具有生物活性,如栝楼根中的抗原性植物蛋白,称为“天花粉素”,临床肌注用于中期引产,尚可治疗恶性葡萄胎和绒癌,天花粉素还具有抗病毒活性及抑制艾滋病毒的作用。14四、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溶解性能水乙醇氯仿石油醚淀粉-,+---黏液质+---树胶+---纤维素----有

7、机酸++-鞣质++--水溶性色素++--脂溶性色素-++树脂-++-氨基酸++--蛋白质+---酶+---15药物中某些成分能否溶于特定的溶剂的影响因素溶剂的量:溶剂用量加大,本来难溶的成分也可能被溶解出来;加热时间加热温度成分本身是否与其他成分共存:各类成分共存可产生增溶或助溶现象;有些成分在植物体内以结合物形式存在,而改变了本身的溶解性能等。16实例游离的生物碱不溶于水,但生物碱在植物体内往往与有机酸结合,常以生物碱盐的形式存在,所以可用水或酸水从植物中直接提取生物碱;叶绿素可溶于石油醚,但植物中的叶绿素常与蛋白质结合,因而用石油醚不能从植物中直接提

8、得叶绿素,若在石油醚中加入甲醇,因甲醇可使其结合物分解,所以用含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