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一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

专题四一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

ID:40167048

大小:293.5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7-24

专题四一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_第1页
专题四一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_第2页
专题四一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_第3页
专题四一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_第4页
专题四一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四一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4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第一单元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目标大浏览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用事实说明人类对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是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而逐步深入的,了解化学科学在人类认识物质世界方面的重要作用。2.能够举例说明化学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设计、合成新物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化学在认识物质和创造物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归纳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科学的巨大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培养其热爱科学的精神和一丝不苟

2、、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1.化学科学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人类逐步深入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历史,也是一部合成、创造更多新物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2.____________的建立与发展,帮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物质世界。3.19世纪,化学科学建立了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中心内容的经典原子分子论;发现了元素周期律;提出了化学反应质量作用定律,奠定了宏观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基础;__________彻底动摇了生命力论,有

3、机化学得到迅猛发展。4.化学家_____提出了氢键理论和蛋白质分子的螺旋结构模型,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奠定了基础。5.在人类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历史上,人们使用了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________显微镜三个不同层次的观测仪器。6.把天然纤维制成化学纤维的几个步骤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点大思考物质组成、结构、变化化学科学理论道尔顿原子理论、分子结构和原子价理论尿素的合成鲍林扫描隧道用5%的硫酸铜和10%的氢氧化钠制取氢氧化铜并挤干用浓氨水溶解氢氧化铜制取铜氨溶液棉花加入铜氨溶液中制成黏稠液用注射器

5、将黏稠液吸入针筒,再将其注入稀盐酸中取出稀盐酸中的生成物,用水洗涤,即得化学纤维学点大清仓交流研讨学点1化学是打开物质世界的钥匙问题1:17世纪前人们怎样判断酸碱?英国化学家波义耳是怎样定义酸碱的?拉瓦锡酸碱的含义又是什么?什么是酸碱质子理论?(1)17世纪以前没有理论指导,凭感觉认识酸碱。(2)17世纪末波义耳提出能使石蕊试剂变红的为酸,使石蕊试液变蓝的为碱。(3)拉瓦锡认为非金属氧化物溶于水生成酸,金属氧化物溶于水生成碱。(4)阿伦尼乌斯创立电离学说,电解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为H+的为酸,电离时

6、产生的阴离子全为OH-的为碱。(5)1923年科学家提出酸碱质子理论,凡是给出H+的为酸,凡能接受H+的为碱,既能接受H+又能给出H+的为两性物质。可见人类对物质结构、性质和变化的认识是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逐步深入的。化学科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帮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物质世界。归纳总结:1.化学科学重要基本理论的发展(1)19世纪科学理论:原子分子论;元素周期律;质量守恒定律等奠定了宏观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基础;尿素的合成动摇了生命力论。(2)20世纪,现代物理技术、测试手段的发展大大拓宽了人们的观察视野。化学科

7、学也提出了一系列基本理论,帮助人们发现了许多物质结构和性质关系的初步规律,为预测化学反应的可能性、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提供理论指导,为合成化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功能材料的设计提供了依据。高中化学选修课程《物质结构与性质》将为我们提供更多的研究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的基础理论。例如:化学家鲍林提出了氢键理论和蛋白质分子的螺旋结构模型,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奠定了基础。(3)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化学研究进入了分子水平,分子设计的思想为合成人类需要的新物质开辟了更广阔的道路。(4)在人类研究物质微观

8、结构的历史上,人们使用了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三个不同层次的观测仪器。现在,人们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看”到越来越细微的结构,并实现对原子或分子的操纵,中国科学家在硅晶体表面操纵原子写下了世界上最小的汉字——中国。追求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进程,我们总能感受到人们在社会与生活实践中积淀而成的化学知识的作用,以及化学在人类的社会发展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2.金属的制备与使用(1)金属使用年代(2)冶炼方法方法热分解法热还原法V电解法适用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