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专题五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ID:40167089

大小:994.05 KB

页数:46页

时间:2019-07-24

专题五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_第1页
专题五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_第2页
专题五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_第3页
专题五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_第4页
专题五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五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五生态工程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石油农业.1998年的洪水让6岁的江珊在激流中挣扎了9个小时。1.导致1998年长江洪水泛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长江上游乱砍滥伐森林,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急剧降低,造成大量泥沙淤积河道;中游围湖造田、乱占河道,造成具有蓄洪作用的湖泊面积急剧减少。直接原因:1998年度的罕见降雨。但这也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而导致的温度升高、气候异常有关。2.洪灾的发生反映出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什么问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没有考虑生态成本,经济的发展以

2、巨大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解决长江洪水泛滥的措施:我国政府提出的“积极营造长江中上游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计划,即以生物措施为主,结合工程措施,提高森林覆盖率;“退耕还湖”和改革不合理耕作方式等。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要考虑到怎样解决农村(尤其是湖区或山区的迁出人员)的能源来源问题以及如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蓝婴病.两则资料比较1.你对“石油农业”是如何理解的?“石油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机械的生产方式,因对石油等能源有高度的依赖性而得名。它把农业生产这一复杂的生物过程,变成了简单的机械过程和化学过程。由于其投入

3、高,产出也高,对粮食安全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它所产生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的数量也很庞大,大大削弱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生产力,并造成日益严重的农产品污染和环境污染等问题。2.你能举出一些农业生产活动对人体健康以及环境造成危害的实例吗?除日常生活中能够发现的实例外,农业活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实例中,世界上影响较大的有蓝婴病。1973年,美国内布拉斯加州首次出现幼儿高铁血红蛋白症(蓝婴病)。其原因是饮用水中硝酸盐含量超过10mg/L,这时过多的硝酸盐会与红细胞中的血色素结合,形成高铁血红蛋白

4、。高铁血红蛋白不能为细胞和组织运输足够的氧。患儿的临床症状是在口、手或脚等部位出现时断时续的蓝色或淡紫色,呼吸困难、腹泻、呕吐、抽搐,严重的会失去知觉,甚至死亡。硝酸盐来源于点源污染,如下水道、畜禽养殖场等,或非点源污染,如对农田、公园、草地等的施肥。3.如何理解“污染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句话?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污染物,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技术,就能够进行回收和循环利用,这样不但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而且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例如,对废污水中的重金属或氮、磷等养分就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因此说污染物是放错了地方没有被

5、利用的资源。4.石油农业的生产模式应当怎样改进?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改进措施。例如,在我国,人多地少,应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施的具体措施包括:可以根据田间作物的需要适量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多施有机肥,提高作物对水、肥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进行再利用,实现物质的多级利用,等等。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土地的产出水平;另一方面要减少农业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讨论上面两则资料所反映的经济模式有何共同点?多消耗,少效益,不能持续发展怎么解决?生态经济——主要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

6、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无废料模式:原料→产品→原料→产品怎么实现生态经济手段之一生态工程...共同,解决,生态经济,生态工程什么是生态工程.生态工程的概念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一、生态工程的概念1.学科知识:2.技术手段:生态学和系统学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4.建设目的:遵循物

7、质循环的规律,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最终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3.研究对象: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特点: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生态工程是人类学习自然生态系统“智慧”的结晶,是生态学、工程学、系统学、经济学等学科交叉而产生的新兴学科。它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是:整体、协调、循环、再生。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理论基础:物质循环内容:物质能够在各类生态系统中进行区域小循环和全球地质大循环,各层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达到取之不尽,

8、用之不绝的效果。是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辉煌成就之一,也是生态工程最早和最生动的一种模式。例:无废弃物农业通过积极种植能够固氮的豆科作物,以及收集一切可能的有机物,包括人畜粪便、枯枝落叶、残羹剩饭、河泥、炕土、老墙土以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等,采用堆肥、沤肥等多种方式,把它们转变为有机肥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