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理论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理论

ID:40186206

大小:5.69 MB

页数:101页

时间:2019-07-24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理论_第1页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理论_第2页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理论_第3页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理论_第4页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理论第一节人口迁移概述1979年以前,深圳市只是一个拥有2万人口的小镇,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后,全国各地的人口源源不断地迁入,人口迅速增长,2000年“五普”,深圳市总人口700.9万,2010年“六普”,常住人口为1035.79万。男性人口为561.40万人,占54.20%;女性人口为474.39万人,占45.80%。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118.34,与“五普”的97.74对比,10年间,人口性别比上升了20.6个百分点,常住人口性别由“男少女多”转为“男多女少”的现象。全市常住

2、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177.90万人;同2000年“五普”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数由8060人上升为17175人。请思考:深圳市的人口增长如此之快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对深圳市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1.定义:人口迁移通常是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三要素:(1)空间位移(跨越一定行政区界限)(2)居住地变更(一般户籍改变)(3)时间限度(永久性或长期性)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AA2A1BB1CC1C2A1→B1、C1→A2属于人口迁移A1→A2、

3、C1→C2不是人口迁移2.分类①按地理范围划分国际人口迁移自愿迁移政治与迫害国内人口迁移移民政策政治与种族迫害城乡②按迁移方向划分农村→城市城市→农村农村→农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由农村→城市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前迁移的主要类型③根据迁移原因经济性迁移非经济性迁移④根据迁移性质自愿迁移非自愿迁移中国印度非洲日本欧洲美洲澳大利亚1、二战前二、国际人口迁移条件和原因特点流向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主义的扩张从旧大陆到新大陆从已开发区到未开发区1.从欧洲到美洲2.从非洲到美洲3.从亚洲到美洲、东

4、南亚亚中国人到美国、东南亚秘鲁、非洲、澳大利亚日本人到美国、巴西、秘鲁印度人到美洲、非洲、大洋州美国移民的来源国①②③2、二战后原因特点流向经济生产发展不平衡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工人增加。从北非、南欧、西亚到西欧从拉美到北美、西欧从东南亚到西亚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东亚南亚西欧北美东部人口迁移迁移时间迁移原因迁移特点第一次19世纪中期第二次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第三次20世纪20-60年代第四次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阅读案例:比较美国四次人口迁移原因、特点南北战争人口大规模西移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南部人口迁

5、往北部和西部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恶化,西部、南部有新资源、新工业的阳光地带由东北部迁往南部和西部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的重建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美国“阳光地带”美国的“阳光地带”一般指北纬37°以南地区,大致范围是:西起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亚州,东到大西洋沿岸的北卡罗来纳州,北至密西西比河中游,南到墨西哥湾沿岸的一个区域。阳光地带之意为:南部“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适宜人类居住地带”,亦有“这一地带各行各业蓬勃发展,经济日趋繁荣”之含义。这一地区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原料,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在这

6、里蓬勃发展,形成了“硅谷”,休斯顿(航天城)等一系列新的工业中心。人口分布规律人口稠密区:中低纬度,气候适宜、地势低平、沿海、水资源丰富、经济条件好或历史发展悠久的地区人口稀疏区:内陆、干旱、寒冷、潮湿地区和地势高峻的高原、高山地区。我国的国际人口迁移了解我国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及原因、国际人口迁移的路线、外迁华侨、华人的贡献伦敦唐人街中国的人口迁移纽约唐人街中国的人口迁移悉尼唐人街神户中华街中国的人口迁移三、国内人口迁移方向1949-1986以前:东部东北东部西北问题一: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什么?有什么主要

7、特点?特点:(1)规模比较小,频率比较低,流动数量较少(2)自发的迁移少,以国家有组织、有计划迁移为主。方向:沿海内地、边疆(东部东北、西北)原因: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加上政策不允许农民进入城市。1986年后---中国的民工流动四川江西安徽贵州北京上海广州问题三: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什么?主要原因是什么?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方向:一、是从农村→城市;二、是从内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特点:人口流动主要是自发性的,迁移和流动人口外出的主要目的是务工和经商原因:(1)大批农村潜在的剩余劳动力;(2)允许农民

8、进入小城镇落户的政策;(3)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问题一:阅读案例3历史上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什么?主要原因是什么?由北向南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秦汉始,人口迁,四周散,向南方;安史之乱,南超北;移民、支边、加战争,自然灾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