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转型问题的复习

关于历史转型问题的复习

ID:40206179

大小:401.05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7-25

关于历史转型问题的复习_第1页
关于历史转型问题的复习_第2页
关于历史转型问题的复习_第3页
关于历史转型问题的复习_第4页
关于历史转型问题的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历史转型问题的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类历史上发生的结构性或根本性的社会变动。■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所引发的超越原有社会模式的全方位、革命性的质变。关于“社会转型”从采集时代到农业时代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一、转型的标柱与划分举凡经济形态社会形态从部落联盟到早期国家从邦国联盟到专制帝国从专制帝国到近代国家从殖民社会到民族国家从封建等级到等级君主从等级君主到君主专制从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从君主制度到民主制度一、社会转型的不同分类举凡国家形态政治形态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形态鸦片战争以来

2、——国家主权洋务运动以来——经济转型辛亥革命运动——政治变革五四运动以来——革命性质新中国的成立——民族独立一化和三改造——初级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二、中国历史上的重大社会转型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绪论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的几种看法有人认为,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两次重要社会转型。一次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及中华民国的成立,这是暴

3、力革命式的社会转型;第二次是1978年的改革开放,这是和平变革式的转型。将1911~1978间当作历史整体看,国民政府未完成社会转型,新中国在改革开放前也由于种种原因错失了深入社会转型的机会。有人将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转型的关键时期定位在19世纪前60年,清帝国的根基发生动摇,西方资本主义在向全球扩张,中国成为附庸,并由此接受资本主义近代文明影响,为日后社会变革进行了重要积累。有人强调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一个时段。社会结构中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都发生了变动。有人讲中国近代的转型分为4个时期:第一时期:1840一1860年,面临西方列

4、强的侵略,试图在不变动原有制度基础上进行全面抵抗。但反而遭受到更大耻辱与失败。第二时期,1860年代到19世纪末,随着西方各种影响在中国急剧膨胀。传统社会发生了裂变,出现了试图在保存中国传统内核前提下的变革运动。第三时期:大约从20世纪初到1911年清王朝崩溃、中华民国创立。中华民国的创立为大规模的制度变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中国的社会转型开辟了新的前景。从古典时代到中世纪从中世纪到现代社会多元无关的分散世界多元相关的整体世界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商业资本主义时代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地中海中心的时代大西洋中心的时代

5、太平洋中心的时代三、全球视野下几类重要社会转型社会转型是一个漫长和复杂变迁过程,是对旧体制逐步破除和新体制全面确立。社会转型是全方位的,涉及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多个领域。社会转型的成因很多,而且互动制衡,根本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四、社会转型的特点和动因以春秋战国为例说明社会转型上述特点。漫长复杂、全域变革、根本动因以中国早期国家形态的转型为例:从“多元一体”到“封邦建国”夏朝商朝西周从“诸侯割据”到“集权帝国”春秋战国秦朝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为例:漫长复杂、全域变革、根本动因从青铜时代到铁器牛耕从井田时代到土地私有经济领域从

6、贵族政治到地主政治从世卿世禄到军功授爵政治领域从封邦建国到诸侯割据从战乱纷争到一统天下从礼乐文化到诸子学派从百家争鸣到文化专制国家形态文化形态以西欧古典时代向中世纪封建制度漫长复杂、全域变革、根本动因漫长的社会转型历程为例:5世纪11世纪6世纪8世纪476年,日尔曼人灭王西罗马,古典时代终结罗马隶农制、蛮族氏族制、基督教结合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实行采邑制改革封建割据,二元格局,等级社会庄园经济,神学统治进入中世纪封建制产生封建制发展封建制确立社会渐变11世纪后步入中世纪——封建制度封建国家的产生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原有的氏族公社既

7、不可能接纳数量众多的被征服者,也难以胜任管理之职。氏族公社被历史淘汰,日耳曼国家应运而生。罗马时期的隶农制和日耳曼人氏族制结合,催生出西欧封建制度。部分罗马贵族与法兰克上层合流,构成法兰克王国封建统治阶级。496年以后,基督教会也成为封建国家机器一部分。基督教隶农制氏族制采邑制度的推行法兰克无条件封土导致贵族割据势力上升,和王权衰落。公元8世纪查理.马特继任宫相,实行“采邑改革”——有条件的分封。土地连同土地上的农民作为采邑分赠贵族。封臣为封主服兵役,履行义务,宣誓效忠。土地和服役为前提的臣属关系,有利于社会稳定领主合法组建武装,推动了中世

8、纪骑士制度形成确立了社会关系中特有的依次互为主从的等级制土地领主占有制和农民农奴化过程得以加速发展等级制度的形成“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封建经济的发展中世纪农村基本社会组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