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必修二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ID:40208769

大小:699.8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7-26

必修二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_第1页
必修二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_第2页
必修二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_第3页
必修二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_第4页
必修二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修二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必修二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复习基本流程一、课前(预习)1.阅读教材,《优化》填空、选择题,《课时作业》选择题;A层选做主观题。2.提出疑难问题——选择题、材料题、其它问题。3.相关同学准备“知识树”,并与同学、老师交流。二、课中1.1-20分钟:1】记忆基本知识,2】教师检查前课知识树、本课填空、检查记忆(前课30%本课70%),3】相关同学在后黑板画知识树并简要讲解、回答同学质疑。2.21-40分钟:1】解决同学疑难问题,2】讲解老师准备的问题。三、课后(整理)1.巩固记忆。纠正记忆错误、理解错误。2.画知识树。3.错题反思。A层必做,B层可选做。关于“鼎”春秋鼎盛鼎鼎大名鼎分三足鼎

2、新革故问鼎中原一言九鼎钟鸣鼎食……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彝。九~。定~。问~。~祚(国运)。天子九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商代司母戊鼎: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重832.84千克。四羊方尊商代。盛酒器。尊身铸满精细的花纹,肩部有蟠龙四条,四角是四个大卷角羊,造型奇特,工艺高超,是商代青铜器的精品。关于手工业1.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技术水平高;供应官府。2.私(民)营手工业:新行业如宋元棉纺业。营利为目的。3.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结合;自给自足。关于纺织业布衣:唐以前指麻布,宋以后包括棉布。棉布:南宋明太祖令每家种半亩棉花关于瓷器英文单词china是瓷器的意思。读音

3、来自“昌南”的读音,昌南镇即被称为瓷都的景德镇。说明古代中国的制瓷业特别发达,世界领先,因此瓷器成为中华文明的标志。玲珑瓷彩色釉瓷粉彩瓷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展览区青花瓷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磐,明如镜景德镇因产瓷而延生,因瓷的进步而发展,因瓷的精美而誉满世界。宋代成为“瓷都”瓷器材料一:“(齐国)太公……乃劝以女工之业……织作冰纨绮绣……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汉书地理志》)材料二:“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王应奎《柳南续笔》)材料三:“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孟子尽心上》)材料四:“

4、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换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清《苏州府志》卷三)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的纺织原料是什么?结合材料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比较材料三、四所反映的经营方式的区别。这种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6分)(1)丝、棉。原因:丝织品太贵重,往往为社会上层人士穿着,而棉布柔软保暖、结实耐用、物美价廉,适合百姓穿着。(2)材料三反映了农民的家庭副业形式,材料四反映了明朝中后期丝织业出现了雇佣关系。这说明了生产力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大大提高。参考答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