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生物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初三生物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ID:40209771

大小:1.76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7-26

初三生物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_第1页
初三生物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_第2页
初三生物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_第3页
初三生物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_第4页
初三生物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三生物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初中生物会考考查复习课例一、练习和使用显微镜1、显微镜的有关知识:(1)结构: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遮光器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

2、方有准焦螺旋。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cm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1)取镜和安放2、显微镜的使用(2)对光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cm距离)。④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3)观察

3、⑤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4)调焦⑦左眼向目镜内看(右眼睁开),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⑥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双眼一定要从一侧看着物镜,以防镜头顶碎标本)。小结:1、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2、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3、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每一个细胞的体积较大,所看的视野就越暗。4、像的

4、移动方向与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5、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例:1、当你开始用低倍镜观察自制装片时,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并不动,转换高倍物镜后,异物仍在。着异物可能在()A、反光镜上B、装片上C、物镜D、目镜2、显微镜视野内可以看清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和细胞核,但看不清液泡。为了能显示细胞质与液泡的界面,可以换用()A.凹面反光镜和较大光圈B.平面反光镜和较大光圈C.凹面反光镜和较小光圈D.平面反光镜和较小光圈DD3、在显微镜的低倍镜下看到一个细胞偏左上方,转

5、换高倍镜观察前应该把该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具体做法是()A、调整准焦螺旋B、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C、移动载玻片上的样本D、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4、在一台光学显微镜中,目镜和物镜均最短的一组是()A、目镜(5×)和物镜(10×)B、目镜(5×)和物镜(45×)C、目镜(15×)和物镜(10×)D、目镜(15×)和物镜(45×)5、一个细胞或生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胞或生物生物体的()A、体积B、表面积C、像的面积D、长度和宽度DCD6、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四次,通过调整目镜、

6、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下四个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C7、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希望能在视野中看到更多的细胞,你认为他应选择下列哪组目镜和物镜组合(   )A.10X.和10XB.10X和40XC.5X和10XD.15X和40X8、如图是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已知①和②是目镜,放大倍数分别是5X和15X,③和④是物镜,③的放大倍数是40X。在观察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时,下列哪种组合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且视野最亮?(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9、下图所示为显微镜

7、视野内某生物体所处位置及运动路线,则此生物体的实际位置及运动路线应为()10、如果在目镜为5×、物镜为10×时,显微镜视野里可观察到的细胞如右图所示。那么,在物镜放大倍数不变的情况下,把目镜改为15×,视野里可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是()A.3个B.5个C.7个D.9个CCBA11、小华习惯用右手写字,下图中能表示她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正确方法是( )12、甲、乙、丙、丁、戊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下面两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番茄果肉细胞,要将图1转化为图2,所列A、B、C、D四种操作顺序中,正确的应该是(  )

8、甲:转动粗准焦螺旋乙:转动细准焦螺旋丙:换用较小的光圈丁:转动转换器戊:移动玻片标本A.甲→乙→丙→丁→戊B.丁→乙→丙→戊C.戊→丁→乙D.戊→丁→丙→乙13、如果用透明胶片写上“9>6”,那么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应该是(  )A.9>6B.6>9C.6<9D.9<614、某同学使用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若要在同一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宜选用的一组镜头是()BDDC二、观察植物细胞玻片标本切片涂片装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