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

ID:40211493

大小:1.61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7-26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_第1页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_第2页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_第3页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_第4页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一.循环经济产生的背景二.循环经济的定义及原则三.案例分析四.总结一.循环经济产生的背景我国能源消耗与主要工业国家的比较材料一:资源代价每创造1美元消耗的能源,美国—16╳106焦耳,日本—6╳106焦耳,德国—9╳106焦耳,法国—9╳106焦耳,意大利—8╳106焦耳,英国—13╳106焦耳,加拿大—21╳106焦耳;7国平均11.7╳106焦耳。我国每创造1美元消耗的能源69╳106焦耳,是7国平均数的5.9倍,是美国的4.3倍,是德国的7.7倍,是日本的11.5倍。材料二:环境代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快速

2、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也日趋尖锐,这些问题与我国资源利用效率相对低下密切相关,资源的限制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继续前进的瓶颈制约。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二、循环经济的定义及原则1.定义:循环经济就是在物质的循环、再生、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是一种建立在资源回收和循环再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其生产的基本特征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2.循环经济的三个原则减量化Reduce再循环Recycle输入端过程中输出端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

3、,从源头节约资源使用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要求产品或包装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次污染。要求物品完成使用的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减量化应放在首位全过程都必须做到无毒化、无害化再利用Reuse三.案例分析--以华丰煤矿为例存在的问题:华丰煤矿位于五岳独尊的泰山和圣人故都曲阜之间,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老矿,随着矿井开采的不断进行,煤炭资源日渐萎缩,生产成本逐年增加。由于工业“三废”的积压,矿区原有的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所积累的煤矸石山有东西两座,约1300万吨之多,占地约405亩,每年新增加矸石约40万吨,含硫矸石的自燃和洗煤水外

4、泄形成的“天上冒黄烟,河里流黑水、漫天刮煤尘”的景象成为矿区的一大“景观”,不但严重污染了矿区环境,影响了员工生存质量,损害了企业形象,也给发展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煤炭资源的开采导致华丰井田范围内的地表塌陷和斑裂,造成农田、水库、建筑物等大面积破坏,每年要向地方环保部门支付赔偿几十万元,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破坏了生态环境。思考:华丰煤矿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问题呢?是由于它走的是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就是以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方式支持经济的高增长。对策: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华丰煤矿领导层充分认识到,只有超前谋划,在煤炭产量稳定期结束之前建立起强大的

5、非煤产业体系,才能实现矿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上世纪90年代初就提出了“煤与非煤并重,优先发展非煤”的战略性发展思路。2001年,华丰集团领导层明确提出调整发展非煤产业思路,使矿区可持续发展向更高层次迈进,提出了建设华丰循环经济园区的设想。以煤炭主业为依托,以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按“生态工艺”和“清洁生产”的要求运转和经营,集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变污染源的末端治理为源头控制和全过程控制。华丰集团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延伸历程成效:华丰集团循环经济的发展,减少了环境污染,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矸石热电厂、水泥厂、矸

6、石砖厂、水泥余热发电、电厂余热供暖每年直接创收6亿元以上;矿井水综合利用,节水600万方,创间接效益640万元,煤炭回收率提高,创效2000万元,共计增收节支2640万元;电厂、水泥厂、矸石砖厂环保和资源退税每年共计2652万元;每年累计创效益7亿元以上。循环经济的实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提高了华丰煤矿的市场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总结从华丰煤矿走循环经济道路从而取得的巨大成效中我们可以看出循环经济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那么对于一个国家,尤其是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循环经济更是我们必然的选择。我国

7、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第一,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资源战略,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战略措施。第二,发展循环经济是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第三,发展循环经济是应对入世挑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客观要求。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第一,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考核体系及激励机制,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体制保障。第二,积极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大力推进“生态”园区建设,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效载体。第三,合理使用财政专项资金,有效启动各种资本,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第四,认真抓好人才队伍建设,逐步提升企业技术管理水平,为循环经

8、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第五,扎实抓好宣传教育工作,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