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忠(特殊土部分2)

李显忠(特殊土部分2)

ID:40214869

大小:2.90 MB

页数:91页

时间:2019-07-26

李显忠(特殊土部分2)_第1页
李显忠(特殊土部分2)_第2页
李显忠(特殊土部分2)_第3页
李显忠(特殊土部分2)_第4页
李显忠(特殊土部分2)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显忠(特殊土部分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特殊条件下的岩土工程主讲人:李显忠研究员第一节特殊性岩土复习要点:熟悉软土、湿陷性土、膨胀性岩土、红粘土、填土、盐渍岩土、多年冻土、混合土、分化岩和残积土等特殊性岩土的基本特征、勘察要求、试验方法和分析评价;掌握特殊岩土的工程设计计算及工程处理方法。一、软土1软土的基本特征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且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的细粒土称之为软土。它包括淤泥、淤泥质土、泥炭、泥炭质土。天然含水量大,细粒含量多是软土特性的根本所在。软土具有如下工程特征:触变性、流变性、高压缩性、低强度、低透水性、不均匀性。2软土勘察工作量

2、的布置1)软土地区勘察宜采用钻探取样与静力触探结合的手段。勘察点的布置应根据土的成因类型和地基复杂程度确定。当土层变化较大或有暗埋的塘、浜、沟、坑、穴时,应加密。2)软土取样应用薄壁取土器。3)钻进方式应采用回转方式钻进、泥浆护壁。4)软土原位测试宜采用静力触探、十字板剪切试验和旁压试验、扁铲侧胀试验和螺旋板载荷试验。二、湿陷性土湿陷性土包括:湿陷性黄土和湿陷性碎石土、湿陷性砂土及其它需要现场测定湿陷性的土。一般分布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1湿陷性黄土的基本特征黄土按成因分为原生黄土和次生黄土,一般认为不具层理的风成黄

3、土为原生黄土。原生黄土经过流水冲刷、搬运和重新沉积而形成的为次生黄土,具有层理,并含有砂砾和细砾。1)黄土的结构由骨架颗粒、黏胶粒及碳酸盐组合而成,结构强度明显。2)孔隙比变化在0.85~1.24之间,孔隙愈大,湿陷性愈强3)天然含水量低时,结构强度较高,湿陷性强烈,随着含水量增大,结构强度降低,湿陷性减弱。4)压缩系数一般介于0.1~1.0MPa-1之间,新近堆积黄土一般具有高压缩性。2湿陷性黄土的勘察1)采取不扰动土试样必须保持其天然湿度好结构(Ⅰ级土试样)。探井中取样竖向间距一般为1m,土样直径不应小于10

4、cm。2)为评价地层均匀性和土的力学性质,勘探点中应有一定数量的静力触探孔,并可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或旁压试验等原位测试手段。3)室内测定湿陷系数的压力,应自基础底面算起,10m以内应用200kPa;10米以下,应用其上覆土的饱和自重压力。湿陷起始压力可采用室内试验(单线法、双线法)和现场载荷试验(单线法、双线法、饱和曲线法)进行。三、膨胀岩土1.含有大量亲水粘土矿物,湿度变化时,有较大体积变化,膨胀变形受约束时,产生较大内应力的岩土称为膨胀性岩土。2结构特征膨胀土多呈坚硬~硬塑状态,结构致密,或棱形土块者常具有膨胀

5、性。棱形土块越小,膨胀性越强,土内分布有裂隙,斜交剪切裂缝越发育,膨胀性越严重。四、红粘土红粘土的基本特征碳酸盐系出露区的岩石,经红土化作用形成的棕红、褐黄等色,液限等于或大于50%的高塑性粘土称为红粘土。红粘土经搬运、沉积后仍保留其基本特征,且液限大于45%的土,称为次生红粘土。1)土的天然含水量、孔隙比、饱和度以及液限、塑限很高,但却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和较低的压缩性。2)各种指标的变化幅度很大,具有高分散性。3)具有表面收缩、上硬下软、裂隙发育的特征。4)透水性微弱,多为裂隙潜水和上层滞水。五、其它特殊土除前

6、述四种特殊性岩土,还有填土、盐渍岩土、多年冻土、混合土、风化岩和残积土。(从略)第二节岩溶与土洞复习要点:了解岩溶与土洞的发育条件与规律;了解岩溶与土洞的塌陷机理;掌握岩溶地区不同勘察阶段的勘察评价方法;掌握岩溶与土洞的处理方法。一、岩溶与土洞的发育条件与规律《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程》条文说明5.6.1岩溶又称喀斯特是可溶性岩层如碳酸盐类的石灰岩、白灰岩以及碳酸盐类的石膏等受水的化学和物理作用产生沟槽、裂隙和空洞,以及由于空洞顶板塌落使地表产生陷穴、洼地等类现象和作用的总称。岩溶发育条件1)具有可溶性岩层2)具有溶

7、解能力(含CO2)和足够流量的水;3)地表水由下渗,地下水有径流的途径。三者缺一不可。二.岩溶的类型和形态《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程》5.6.2根据岩溶埋藏条件可分为裸露型岩溶、覆盖型岩溶好埋藏型岩溶;根据岩溶发育强度可分为强烈发育、中等发育、弱发育和微弱发育的岩溶。《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8.1.3岩溶的分类和分级应符合附录E的规定。内容略。《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程》A.3.1岩溶公路工程地质分类(见表A.3.1从略)A.3.2岩溶地貌分类3.岩溶与土洞的塌陷机理 (从略)4.岩溶地区不同勘察阶段的勘察《岩土工程

8、勘察规范》5.1.2岩溶勘察宜采用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物探、钻探等多种手段结合的方法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可行性研究勘察应查明岩溶裂隙、土洞的发育条件,并对其危害程度和发育趋势做出判断,对场地的稳定性好工程建设的适宜性做出初步评价。2初步勘察应查明岩溶洞隙及其伴生土洞、塌陷的分布、发育程度和发育规律,并按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进行评价。3详细勘察应查明拟建工程范围及有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