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特殊句式复习g

文言特殊句式复习g

ID:40221925

大小:1.07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7-27

文言特殊句式复习g_第1页
文言特殊句式复习g_第2页
文言特殊句式复习g_第3页
文言特殊句式复习g_第4页
文言特殊句式复习g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言特殊句式复习g》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中表判断的常见句式有如下几种类型:一、判断句:⑴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⑵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⑶夫战,勇气也。⑷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1、用“者”、“也”表判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1)……“者”……也(3)……者,……。(4)……者也(2)……,……也⑸粟者,民之所种。(7)莲,花之君子者也,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⑻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表判断。⑴当立者乃公子扶苏。⑵臣

2、乃市井鼓刀屠者。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⑷梁父即楚将项燕。⑸环滁皆山也。⑹此亡秦之续耳。······3.动词“为”“是”表判断(注意和代词“是”的区别)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⑶问今是何世。⑷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4、主谓直接表判断的。⑴荀卿,赵人。⑵刘备天下枭雄。5.用“非”“未”“弗”“无”“莫”“毋”等否定词表示判断。⑴予本非文人画士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子叫被动句。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3、(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二、被动句:1.“于”表被动⑴而君幸于赵王⑵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⑶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2.用“见”“见…于…”“受…于…”表被动。⑴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⑵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⑶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⑷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3.用“为”“为……所……”“……为所”表被动。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4.用“被”表被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三、倒装句:所谓倒装,是比照现代汉语习惯说的。1.主谓倒装。为了强

4、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⑴甚矣,汝之不惠!⑵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中心词+之+定语+者式结构马之千里者(《廉》)能日行千里的马中心词+而+定语+者式结构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天下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能不改变自己志节的做官人,……中心词+数(量)词式结构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一顿有时(就)吃掉一石的粮食。铸以为金人十二。用它铸成了十二个金人。2、介词结构后置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些则置后作补语。⑴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⑵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⑶青,取

5、之于蓝,而青于蓝。····⑷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⑸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⑹古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⑺敛以嫁时之衣····五、疑问句:文言文中借疑问代词或否定词能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一般要用疑问代词“谁、何、盍曷、胡、安、孰、焉”或疑问语气词“乎、欤、耶、哉”⑴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⑶蹈死不顾,亦曷故哉?⑷田园将芜胡不归⑸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⑹且焉置土石?⑺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⑼四海之大,有几人欤?⑽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⑾且公子纵

6、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⑿而此独以钟名,何哉?·······文言固定格式复习与检测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这些固定用法大致可分为表示疑问、表示反问、表示感叹、表示揣度和表示选择五种:文言文的固定格式:1)表示疑问:A、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例如:王曰:“何以知之?”B、何所……?(所……的是什么?)例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C、奈何……?(……怎么办?……为什么?)

7、例如:未辞也,为之奈何?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D、如……何?奈……何?(拿……怎么样呢?)例如:如太行王屋何?虞兮虞兮奈若何?E、孰与……?(与……相比,哪个……?)例如:吾孰与城比徐公美?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F、安……乎?(怎么……呢?)例如: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G、独……耶?(难道……吗?)例如: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耶?H、何为……?(为什么……?)例如:君何为生我家?(2)表示反问:A、何……哉(也)?(怎么能……呢?)例如:若为佣耕,何富贵也?何可胜道也哉?B、何……为?(……干什么呢?)例如:何辞为

8、?秦则无礼,何施之为?C、何……之有?(有什么……呢?)例如:宋何罪之有?D、如之何……?(怎么能……呢?)例如: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E、岂(其)……哉(乎,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