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化工绪论

第一章 化工绪论

ID:40222379

大小:834.50 KB

页数:154页

时间:2019-07-27

第一章 化工绪论_第1页
第一章 化工绪论_第2页
第一章 化工绪论_第3页
第一章 化工绪论_第4页
第一章 化工绪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章 化工绪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九章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THEORYOFOPENECONOMY国际贸易十九、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19.1国际贸易理论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是世界各国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又称为世界贸易或全球贸易。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共性:“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费的代价比在家内生产时所费的小,就永远不会想要在家内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在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为中是精明的事情,在一个大国的行为中就很少是荒唐了。”--亚当·斯密:《国富论》十九、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19.1国际贸易理

2、论差异:“……只要各个民族国家是主权国家,国际经济学就必须是经济学中的一门独立的分支。每一个国家都有一整套全国性政策。对每个国家来说,这些政策总是为国内某一部分选民服务的。各个民族国家对外国人的利益几乎永远不会比对本国人利益那么重视。……虽然国际经济学不必把它的观点限制在一个国家的利益上,但它的确必须逐一地分析不同国家的利益,使之与各国的决策水平联系起来。”P·林德特、C·金德尔伯格:《国际经济学》十九、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19.1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技术差距理论里昂惕夫之谜偏好相似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国家竞争力理论资源禀

3、赋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战后国际贸易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相互需求理论提供曲线理论十九、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19.1国际贸易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绝对优势理论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基本思想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原因和基础是各国间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每一个国家都应该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去交换本国必需的但自己生产又处于绝对不利地位的产品,从而使本国的土地、劳动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财富。十九、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19.1国际贸易理论绝对优势的两种衡量办

4、法:(1)用劳动生产率,即用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率来衡量。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2)用生产成本,即用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的要素(劳动)数量来衡量。如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中,一国单位产量所需的要素(劳动)投入低于另一国,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十九、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19.1国际贸易理论大米(吨)小麦(吨)中国10050美国80100大米(吨)小麦(吨)中国1.00.5美国0.81.0大米(吨)小麦(吨)中国1.02.0美国1.251.0中国和美国的生产可能性(劳动量为10

5、0)中国和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单位要素的产品产量)中国和美国的生产成本(单位产品的要素投入)例子取自:海闻:《国际贸易讲义》,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网站。十九、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19.1国际贸易理论小麦产量所需劳动(吨)(天)国家大米产量所需劳动(吨)(天)25100110075200中国美国90200501004010050合计分工前100100100100合计100100100100中国美国分工后50505050中国美国国际交换十九、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19.1国际贸易理论假定两国均保持其优势产品在自给自足时的消费量,多

6、余部分用于与对方交换自己所需的劣势产品;中国大米与美国小麦的交换比例为1比1。交换结果:中国:大米拥有量50吨(自产),小麦拥有量50吨(进口)。美国:大米拥有量50吨(进口),小麦拥有量50吨(自产)。贸易所得:中国增加小麦拥有量25吨;美国增加大米拥有量10吨。所以,国际贸易对双方都有好处。十九、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19.1国际贸易理论进步性:第一次从生产领域出发说明了国际贸易贸易发生与发展的必然性。十九、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19.1国际贸易理论局限性:只说明了国际贸易中的特殊现象。即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

7、通过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可以从中取得利益。无法解释各种产品的生产均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和均具有绝对劣势的国家之间进行国际贸易的必要性。如果比尔·盖茨同时也是世界上打字速度最快的人,他应当自己打字还是雇秘书打字?按绝对优势理论,他就应当自己打字。这显然是不划算的。十九、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19.1国际贸易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基本思想:国际分工中,如果两国生产力不等,甲国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成本均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

8、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每一个国家都应当遵循“有利取重,不利择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自己具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