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西周法律制度

第二章 西周法律制度

ID:40224667

大小:1.91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7-27

第二章  西周法律制度_第1页
第二章  西周法律制度_第2页
第二章  西周法律制度_第3页
第二章  西周法律制度_第4页
第二章  西周法律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 西周法律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西周法律制度第一节立法概况第二节西周法律的主要内容第三节司法制度第一节立法概况一、法制指导思想(一)敬天保民,明德慎罚周初统治者继承了夏商的天命观念,把自己的统治权说成是上天授予的,以此来说明自己统治天下的合法性。但同时认为,“天命”属于谁,就看谁有使人民归顺的“德”,“天命”是靠民意来维系的。“明德”:就是主张发扬德行,崇尚德教;“慎罚”:就是用刑要审慎、宽缓,而不应“乱罚无罪,杀无辜”。“明德慎罚”的实质,就是在德和刑的关系上主张德刑并用,即在治国时,一方面要实行德政,另一方面要施用刑罚,在“德”与“刑”之间,要以“明德”

2、为主。“告汝德之说与罚之行。”——《康诰》(二)亲亲、尊尊和有别亲亲即亲其亲者,指按血缘关系确定亲疏长幼,要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男女有别,长幼有序尊尊即尊其尊者,要求下级对上级、小宗对大宗、臣民对君主绝对服从与尊敬,严格遵守社会等级秩序,严禁违法僭越。“亲亲、尊尊”的核心就是“有别”,个人在社会关系的大网中有相对固定的位置,并且基于血缘、官职和性别,处于人为不平等的差序状态中。这种“有别”的原则,是礼制的核心,也是西周法律文明的指导思想。(三)刑罚世轻世重“刑罚世轻世重”是指根据形势的变化来确定用刑的宽

3、与严、轻与重,即惩罚犯罪应根据犯罪者的主观情节与当时的客观形势进行权衡,强调具体适用法律时的灵活性。具体内容是“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即由于政治形势的不同,对新建的邦国、秩序正常的邦国和正在作乱的邦国,所适用的法典也应该有所差别,要分别适用轻典、中典和重典。二、立法活动(一)制定周礼通过制定周礼,统治者力图使西周的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和人们生活以及思想,都要符合礼的要求,做事以礼为准则。此后,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虽然朝代更替很多,但西周时周公制礼所确定的各种礼制都被继承了下来。(二)编订刑书1.《九刑》《左传》

4、昭公六年载:“周有乱政,而作九刑。”2.《吕刑》西周中叶,由于国势渐衰,财政困难,穆王命吕侯重定刑书,以使四方归附并确立赎刑制度,以此来缓解国家财政压力。三、法律形式及礼刑关系(一)法律形式1.诰。是统治者关于施政的训令。2.誓。是针对军队发布的命令。3.训。是各地诸侯、卿大夫和行政长官颁布的命令。4.遗训及殷彝。“遗训”是指前代、先王遗留下来的训令法规。“殷彝”就是商代遗留下来的成规旧法。(二)礼刑关系1.礼和刑密不可分礼是刑(法)的基础和渊源礼发挥着法的功能和作用2.礼和刑相互区别礼与刑作用不同礼与刑适用原则不同第二节西周法律的

5、主要内容西周法律较夏商法律已有明显进步。“敬天保民”、“明德慎罚”思想对法律产生了重大影响,法律的文明化程度加强,基本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法律体系。一、宗法制及行政立法(一)宗法制所谓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组织与国家制度相结合,以保证血缘贵族世袭统治的政治制度。宗法制起源于原始氏族公社末期父权家长制,发展于夏商时期,到西周时期臻于完备。1.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就是在多妻的情况下,区分作为法定配偶正妻和众妾身份上的尊卑,从而规定正妻所生的嫡长子的优先继承权的制度。2.分封制嫡长子继承王位,实际上也就继承了天下

6、的全部土地、人民和财富。为了处理好与诸弟的关系,嫡长子又分别将若干土地连同居民分封给诸弟,并允许诸弟享有对这部分土地、居民的统治特权和宗主地位。这种在政治上“授土授民”,在宗法上“别子为祖”,两者合一,就是分封制度。3.宗庙祭祀制度宗庙祭祀是宗法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宗庙祭祀制度是通过限制庶子祭祀祖先的权利来维护嫡长子的家庭地位,并通过嫡长子的祭祖活动来维系宗族的团结。(二)行政管理体制在西周中央国家机关体系中,周天子的地位最高,权力最大。西周初年,太师、太保、太傅这“三公”作为重要的辅臣帮助周王履行统治职能。西周中期设立了卿事寮和太

7、史寮这样的辅政机构。西周的地方行政机构,主要指周王分封同姓子弟叔侄和异姓亲戚及元老重臣所建立的四方诸侯,和诸侯再次分封形成的卿大夫。(三)职官管理制度1.官吏的选拔2.官吏的考核3.官吏的奖惩商周官服十二纹章七宗彝二、刑事法律规范西周诸法并存,其中刑事法律规范占据主要地位,并在夏商基础上有了飞跃性的发展。。(一)主要罪名1.犯王命2.不孝不友3.放弑其君4.群饮5.寇攘奸宄6.违背盟誓7.变礼易乐8.失农时桎梏陶俑(二)刑罚体系1.五刑西周基本沿用夏商的五刑制度,以死刑与肉刑为主要内容。2.赎刑赎刑是犯人可以用财物折抵刑罚的一种制

8、度,是刑罚执行的一种变通方法,不是一个独立的刑种,是一种代用刑。3.流刑是将犯人遣送到指定的边远地区,强制其戴枷服劳役,且不准擅自迁回原籍的一种刑罚。4.劳役刑是限制剥夺罪犯自由并强制其从事劳役、接受改造的刑罚。(三)刑罚适用原则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