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esh第十四讲、建设

xuesh第十四讲、建设

ID:40226865

大小:3.56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7-27

xuesh第十四讲、建设_第1页
xuesh第十四讲、建设_第2页
xuesh第十四讲、建设_第3页
xuesh第十四讲、建设_第4页
xuesh第十四讲、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xuesh第十四讲、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提出二、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构成三、探索的初步成果:四、为什么说毛泽东始终是真理的探索者五、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第一阶段: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前二十年一、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提出:1、中国选择苏联模式的国际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分别以美、苏为核心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个阵营的尖锐对立。由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和遏制,新中国实行了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950年2月22日,中

2、苏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由于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突出成就显示了苏联模式的威力,吸引着一切从事社会主义事业的共产党和他们所领导的国家和人民。(3)由于苏联党和国家当时对新中国的援助,苏联模式适应了新中国在工业化初期着重发展重工业的需要。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和国家,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唯一“参照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十分重视苏联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但不迷信苏联的经验。新中国成立后,一方面模仿苏联,逐步建立起

3、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并在苏联帮助下,于1953年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在另一方面,毛泽东等又注意结合中国自己的情况,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创造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途径。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等立即着手部署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工作,其重点之一就是对建国以来以苏联为模式的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上述种种,构成了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思想的历史和现实的背景。1957年11月,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宣言上签字。周恩来与米高扬签定苏联援建中国项目协定。2、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

4、建设理论的思考(1)在苏共二十之后,国际共运发生了变化,我党做了理论思考和回答。赫鲁晓夫在1956年2月举行的苏共二十大上揭盖子,拥窟窿,尖锐地揭露了斯大林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所表现出来的弊病,批判了对斯大林进行的个人崇拜,并阐述了其严重后果,这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重视。毛泽东不同意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但同时认为,揭开斯大林的盖子对于破除斯大林和苏联经验的迷信,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毛泽东在讲话的一开始就说:“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

5、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就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国情探寻自己的道路的根本思想。(2)毛泽东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论十大关系》,提出了探索的正确方向。(1956年4月)十大关系:1、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2、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4、国家、生产单位与生产者个人的关系;5、中央和地方的关系;6、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7、党和非党的关系;8、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9、是非关系;10、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论十

6、大关系》中毛泽东对苏联的批评苏联产业结构不合理,重轻农比例失调。苏联把农民挖得太苦,农业出现倒退情况。苏联的管理体制有问题,把一切权力都集中到中央。苏联国内俄罗斯民族同其它少数民族关系不正常;国内政治不正常。苏联国际关系也不正常。《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背景:波、匈事件及其影响内容: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矛盾,就性质而言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改革和完善不断得到解决。主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实现中国的工业化。1957年毛泽东在《

7、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充满着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设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改革不断得到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及其解决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出发点是就是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构成(一)理论上:1、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提出:(1

8、956年4月)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2、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初步形成:(1956年9月八大前后:)(第一)八大科学的分析了我国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作出了转移党的工作重点的决策,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第二)正确规定了即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以“公营经济、计划生产和国家市场为主体,以个体经济、自由生产和自由市场为补充。”八大还提出了进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