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讲数字电视标准与接收

第4.2讲数字电视标准与接收

ID:40227286

大小:882.0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7-27

第4.2讲数字电视标准与接收_第1页
第4.2讲数字电视标准与接收_第2页
第4.2讲数字电视标准与接收_第3页
第4.2讲数字电视标准与接收_第4页
第4.2讲数字电视标准与接收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4.2讲数字电视标准与接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本次课内容简介数字电视标准数字电视接收机数字机顶盒视频点播教学重点与难点:1、数字电视标准;2、数字电视接收;3、数字交互式电视及视频点播。4.4数字电视标准现象:小扬在日本工作,回国时带回一台数字电视机,可不能使用?到相应维修店方知制式不同!结论:数字电视与模拟电视一样,不同国家使用的数字电视制式与标准可能不一样,制式不同的不能相互通用!原因:原来,日本与我国的数字电视制式不同?世界上有哪些数字电视制式呢?它们有什么区别呢?本节课将对数字电视制式、标准作简单介绍!案例:欧洲的DVB:即DigitalVideoBroadcast

2、ing,数字视频广播;美国的ATSC:即AdvancedTelevisionSystemCommittee,先进电视制式委员会;日本的ISDB:即IntegratedServicesDigitalBroadcasting,综合业务数字广播。4.4.1世界三大数字电视标准1.欧洲DVB标准(如左下图示)(1)DVB广播传输系统(如右下图)DVB传输系统还包括:DVB-SMATV:卫星共用天线电视广播系统;DVB-MS:高于10GHz的数字广播MMDS分配系统标准。交互业务系统条件接收及接口标准欧洲DVB标准广播传输系统基带附加信息

3、系统地面无线传输标准DVB-T地面有线传输标准DVB-C卫星传输标准DVB–S广播传输系统2.美国ATSC标准ATSC标准具备噪声门限低、传输容量大(6MHz带宽传输19.3Mbps)、传输远、覆盖范围广和接收方案易实现等。ATSC数字电视标准的层级分布图:确定图像的形式,包括像素阵列,幅型比和帧频;采用MPEG-2图像压缩标准特定的数据被纳入不同的压缩包中,采用MPEG-2系统标准;确定数据传输的调制和信道编码方案。图像层图像压缩层系统复用层传输层最高层第二层第三层最低层3.日本ISDB-T标准2001年,该标准正式被ITU接

4、受为世界第3个数字电视传输国际标准。日本ISDB-T标准的两个主要特点:●频谱分段传输●强化移动接收4.三种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比较(见下表示)欧洲DVB-T美国ATSC-DTV日本ISDB-T带宽6.6,6.7MHz5.6MHz5.6MHz432kHz调制COFDMCOFDMCOFDM欧洲DVB-T美国ATSC-DTV日本ISDB-T载频调制QPSK、16QAM64QAM8VABDQPSK、16QAM、64QAM载频数1705行(2K模式)6817行(8K模式)单载频5.6MHz:1045行(2K模式)5617行(8K模式)4

5、32KHz:109行(2K模式)5617行(8K模式)纠错卷积(1/2,2/3,3/4,5/67/8)+RS(204,188)2/3格码+RS(207187)卷积(1/2,2/3,3/4,5/6,7/8+RS(204,188)多工方式MPEG-2系统MPEG-2系统MPEG-2系统编码MPEG-2编码MPEG-2编码MPEG-2视频,AC-3音频编码信息码率4.35Mbps-31.67Mbps19.39Mbps5.6MHz:3.68Mbps-21.46Mbps432KHz:283kbps-1.65Mbps移动接收可以困难不可以4

6、.4.2中国的数字电视标准我国数字电视标准,主要达到以下目的:第一:形成完整的中国数字电视标准体系;第二:为数字电视内容制作运用业提供技术保障;第三:是为数字电视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促进产业链发展;第四:为终端产业规模化提供科学的技术体制以及对终端型产品的技术检测提供一致性的标准和方法。2006年3月31日信产部颁布。1.数字电视显示设备标准25项数字电视电子行业标准,可分为四大方面:第一方面:名词术语标准;  第三方面:测试方法标准;第二方面:功能性能标准;  第四方面:接口标准。2.信源编码标准有多个标准:MPEG-2

7、、MPEG-4、MPEG-4AVC(简称AVC,也称JVT、H.264)、MPEG-7、AVS。前几个标准是由MPEG专家组完成的,AVS是我国自主制定的,其编码效率比MPEG-2高2--3倍,与AVC相当,而且技术方案简洁,芯片实现复杂度低,达到了第二代标准的最高水平。3.我国有线电视数字化过渡时间表(1)过渡计划:第一阶段:2005年,直辖市、东部地区地(市)以上城市、中部地区省会市和部分地(市)级城市、西部地区部分省会市的有线电视完成向数字化过渡。第二阶段:到2008年,东部地区县以上城市、中部地区地(市)级城市和大部分县

8、级城市、西部地区部分地(市)级以上城市和少数县级城市的有线电视基本完成向数字化过渡。第三阶段:到2010年,中部地区县级城市、西部地区大部分县以上城市的有线电视基本完成向数字化过渡。(2)过渡办法:采取分区分片整体平移的过渡办法。在一个HFC有线电视网中,以最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