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地区2009635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宿迁地区2009635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ID:40228048

大小:2.61 M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27

宿迁地区2009635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_第1页
宿迁地区2009635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_第2页
宿迁地区2009635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_第3页
宿迁地区2009635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_第4页
宿迁地区2009635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宿迁地区2009635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宿迁地区2009.6.3-5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沈伟叶剑吴杰王文清(江苏省宿迁市223800)摘要:通过对6月3-5日两次强对流天气的天气背景、温度平流和湿度、卫星云图的演变的对比分析,发现在东北冷涡形势下,低层增温,高层降温有利于对流不稳定的发展,冷空气影响本地时间对本地降水的时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且强对流天气发生并不需要大范围湿度大,只需要在冷空气侵入产生扰动,局部湿度增大即可;这两次过程刚好反映了东北冷涡影响下发生典型的强对流天气的两种路径,当本地发生强对流天气前,卫星云图上一般在中午前后在山西-渤海湾一带有对流单体(单个或多个)生成,云图上反映甚至

2、可以为不起眼的小白点发展而来,表面异常光滑明亮。最后,文章从T639稳定度预报出发,配合雷达回波的演变过程,分析了这两次过程,得出:大气层结的不稳定是强对流天气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强对流天气发生的共同特点是上冷干下暖湿,常采用不稳定指标来表征大气的不稳定性,北京T639数值预报产品K指数等在这两次强对流天气预报中起到很好的参考价值。关键词:东北冷涡强对流天气K指数雷达回波雷雨大风前言6月3日东北冷涡后部横槽转竖,同时携有冷空气南下,受其影响,全市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雷阵雨,耿圩站降水最大61.8mm,并且在4日凌晨00时~01时一小时降水33.3mm,另外龙集站

3、在4日01时~02时也出现了短时强降水,一小时降水36mm。6月5日,再次受东北冷涡后部的冷空气的影响,我市出现一次明显雷阵雨天气,并伴有强雷电,大部分地区还出现了短时雷雨大风8-9级。最大风速达到23m/s(出现在沭阳),同时我市沭阳东部一些地区出现短时强降水,局部地区出现了冰雹。1、天气形势背景分析6月3日和5日产生强对流天气的大背景都是因为东北冷涡存在的前提下产生的。东北冷涡是指在我国东北地区附近地区具有一定强度、能维持3-4天以上、且有深厚冷空气(厚度至少达300-400米)高空的气旋性涡旋。具体从这次过程分析,东北冷涡从5月31日开始建立,至6月6日

4、减弱,大概持续了6天左右,形势如图1:1464图13-5日东北冷涡形势3日08-20h,500hpa东北中北部地区为一较强冷涡,中心位于1150E,480N附近,有-21℃的冷温度中心配合。河套地区有一横槽,槽后有冷空气南插。850hpa有一暖舌从湖北河南地区伸向淮北地区,河北山西一带有切变存在并逐渐南压(见图2)。500hpa850hpa图23日20时500hpa和850hpa形势图5日08h,500hpa东北冷涡较前期有所南掉,中心位于1150E,450N附近,同样有-21℃的冷温度中心配合,从冷涡中心经山东半岛伸向苏北沿海为一冷槽,冷槽明显较前期加深;7

5、00hpa、850hpa冷涡位置和500hpa大体相同。(见图3)。500hpa850hpa图35日08时500hpa和850hpa形势图比较这两次强对流天气发生时的高空形势演变,发现虽然都是东北冷涡影响下产生的,1465但3日强对流天气是由于东北冷涡后部横槽转竖配合冷空气南下造成的,5日强对流天气是由于沿海槽后冷空气渗透下来造成。从卫星云图(稍后将介绍)上也可以看出,3日对流云团从河套地区生成并随横槽南摆的过程中发展东移南下影响本地,5日对流云团是从山东半岛发展并南甩影响本地东部地区。这两次过程很好地反映了东北冷涡影响下发生典型的强对流天气的两种路径[1]。

6、2、物理量场分析2.1温度平流3日08时850hPa图上,江苏地区位于暖平流所造成的正变温区内,此刻,低层在增温,高层却伴有冷平流位于河套-蒙古地区,位置略偏北,以徐州站为例,6月3日08H在850hPa与500hPa的上下层温差,即∆T=33度,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到20H,高层横槽携冷850−500空气压至山东河南地区,徐州∆T=34增大,同时中低层出现切变,由于冷空气压至我850−500市时间偏晚,导致我市流性天气发生在夜里。5日08时850hPa图上,安徽、河南地区是一暖中心,并且有暖舌伸至河套地区,我市处于温度脊前,增温明显,高层温度槽位置较深,且偏南

7、偏东,以盐城射阳站为例,6月3日08H在850hPa与500hPa的上下层温差∆T=31度,下午冷空气开始影响我市东部850−500地区。东北冷涡形势下,低层增温,高层降温有利于对流不稳定的发展[2-3],冷空气影响的时间对本地发生降水的时间有较大的参考价值。2.2湿度分析水汽是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水汽一般集中在低层,700hPa的湿度与降水有直接的关系。但是3日20时—4日08时和5日08—20时的湿度场,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这两次过程没有较大范围的湿度区配合,由此可见强对流天气发生并不需要大范围湿度大,只需要在冷空气侵入产生扰动,局部湿度增大即可。1466

8、3日20时5日08时图4700hPa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