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联会2012年2月乘用车市场分析-饶达博客

乘联会2012年2月乘用车市场分析-饶达博客

ID:40228353

大小:233.6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27

乘联会2012年2月乘用车市场分析-饶达博客_第1页
乘联会2012年2月乘用车市场分析-饶达博客_第2页
乘联会2012年2月乘用车市场分析-饶达博客_第3页
乘联会2012年2月乘用车市场分析-饶达博客_第4页
乘联会2012年2月乘用车市场分析-饶达博客_第5页
资源描述:

《乘联会2012年2月乘用车市场分析-饶达博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2年2月份乘用车市场分析2月份产量表2月份国内销量表 2月份批发销量表2005—2012年乘用车(轿车/MPV/SUV)月销量走势图狭义乘用车生产商销量排行榜(2月国内销售综合数)狭义乘用车生产商销量排行榜(2月国内外销售批发数)广义乘用车生产商销量排行榜(2月国内销售综合数)广义乘用车生产商销量排行榜(2月国内外销售批发数)  2月乘用车市场回顾    难得的2月份有21个工作日,使产量和销量迅速提升,2月份狭义乘用车市场批发销量同比是正增长,但终端销量的环比仍是负增长,这里还包括了一些去年藏的销量吐出,否则市场会更差一点。农民工在家乡创业增多,使微型客车市场

2、在2月份同比销量出现正增长。2月8日汽油又涨价,中东、北非动荡继续,石油价格在2月底曾经超过110美元/桶,造成潜在用户很大的心理压力,影响了2月份销量。还造成厂家的产量和批发量大大超过终端销量,这就基本上填补了去年12月和今年1月厂家和经销商库存的下降数。由于微型客车市场还没有完全复苏,1-2月广义乘用车的累计的同比批发销量和终端销量都是负增长。3月乘用车市场估计    3月份同比的工作日相同,都是23天,去年3月压库存和藏的销量吐出的数量大,统计销量很高。但今年3月份压库和吐销量的能量减小,今年国家的油价补贴比2008年有所减小,国内油价将在3月份创出历史新高,所

3、以3月份同比销量可能是负增长。在不理想的2月份过后,厂家都会加大促销力度;由于环比多2个工作日;而且天气已经转暖,买车已经不是很受罪的事;另外企业和政府机关的年度购车计划已经下达,公商务用车进入年内第一个小高峰;4月初还有一个清明节小长假,月底又可构成私人买车的小高峰;汽车市场不管哪年,3月份的销量都比2月份高,这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一个规律。因此3月份乘用车市场环比的销量肯定是个正增长。用终端销量考核经销商是营销体系的重大改革    国外汽车生产企业对经销商的考核,主要是终端销量。而国内大多数汽车生产企业对经销商的考核是批发销量,用批发销量考核经销商是以厂家利益为中心的

4、政策,它可通过压库存,最大限度的回收厂家的流动资金,降低经营成本,并掩盖经营水平的低下。我国汽车市场高速发展的初期,新建的4S店多数是外行投资,适度压库可磨练经销商,但做过火了就会出现恶性循环。它会使经销商出现资金链断裂,迫使他们抛售产品;有些品牌因此曾经出现经销商大面积亏损;恶化主机厂与经销商的关系;出现过买的新车生产日期超过半年以上的坑害用户的情况;也影响企业的发展和品牌形象的提升。另外用批发销量统计的数据与市场的真实情况差距比终端销量要大,影响企业正确判断市场和国民经济准确的统计。因此国家统计局才决定从今年开始统计汽车的终端销量。   用终端销量考核经销商,是从

5、维护经销商的利益角度制定的政策。由于汽车生产厂家基本不卖车,主要由经销商完成销售,因此提高经销商的积极性,就成为最根本的经营之道。如东风乘用车公司对经销商用终端销量进行考核和奖励的改革,不压库,改善了经销商的经营环境,大大提高了经销商的积极性,加之产品的升级,他们今年的销量同比增加近一倍,可见这是个双赢的经营之道。有人说终端销量数据准确度差,其实汽车4S店管理系统即DMS系统在我国已经有十多年的应用历史,在乘用车的营销部门中早已经普及,经销商要造假很难,不存在准确性差的问题。只用终端销量考核和奖励经销商,成为一些汽车主机厂今年经营改革的重要内容,它还涉及到主机厂的经营

6、道德问题,改革动作慢的主机厂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将会处于不利的地位。要正确理解公务用车采购目录     我国的创新战略,决定了国家鼓励产品研发,因此《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管理细则》规定:“近两年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均不低于3%”的产品才能进入目录,这完全符合创新战略和国际惯例,它不违背我国参加的所有国际组织规定的原则。但却被媒体报道为自主品牌“垄断”政府采购、“秒杀”合资品牌等。这就为国外贸易保护主义者找到借口,欧盟商会嚣张扬言要报复。其实进入目录的不是全部内资企业,预示有些内资企业将出局。多数合资企业的产品工程部仅是为生产服务的机构,企业是

7、套牌生产的工厂,如果这样下去中国汽车产业永远不会做强,合资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达到要求也会进入采购目录,这是汽车产业战略调整的第一步,国家不能让内资汽车企业继续萎缩下去吧。   中国政府的招标采购乘用车,报道中少的说有56万辆,多的说有100多万辆,其实每年仅有20多万辆,其中高档乘用车占20%左右,一般公务用车和机要通信用车占80%,由于自主品牌汽车产地的政府大量购买,占总量的20%,因此自主品牌新增的市场仅有14万辆左右,仅为去年乘用车市场的1%,绝不是媒体所说的“巨大商机”,它表明我国汽车市场政策风向标有可能变化。假如从2007年提出鼓励购买和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