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我国】读书笔记(注释)

【乡土我国】读书笔记(注释)

ID:40233363

大小:44.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7-27

【乡土我国】读书笔记(注释)_第1页
【乡土我国】读书笔记(注释)_第2页
【乡土我国】读书笔记(注释)_第3页
【乡土我国】读书笔记(注释)_第4页
【乡土我国】读书笔记(注释)_第5页
资源描述:

《【乡土我国】读书笔记(注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读书笔记《乡土中国》费孝通著,人民出版社,2015.4(2016.7重印)一、序言它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二、乡土本色1、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土的本意是指泥土,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2、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1)每家耕地面积小,小农经营需要住在一起(2)水利合作的需要(3)保卫安全的需要(4)土地平等继承使人口在一地发展累积3、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

2、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产生“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4、两种性质的社会:(1)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有机的团结”或礼俗社会(2)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机械的团结”或法理社会三、文字下乡---从空间格局中说明乡下人没有文字的需要1、“文盲”不等于“愚”,乡下人只是对于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不及城里人,这是成长生活环境使然。2、乡土社会是一种

3、熟人社会,或者说面对面社群,能够直接接触,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气味等等来让对方明白要表达的意义,不一定非要文字来传情达意,因此乡下文盲多。3、关于语言:(1)语言是用声音来表达的象征体系。象征是附着意义的事物或动作,是多数人共认的意义。我们绝不能有个人的语言,只能有社会的语言。(2)语言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相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3)“特殊语言”不过是亲密社群中所使用的象征体系的一部分,用声音来作象征的那一部分。4、文字的发生是因为在空间和时间中人和人的接触发生了阻碍,需要文字来传达。语言也是如此。5、文字和语言只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并非唯一的工具,而且这工具本身是有

4、缺陷的,能传的情、能达的意是有限的。6、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所以在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四、再论文字下乡---从时间格局中说明乡下人没有文字的需要1、时间上的阻隔有两个方面:一是个人的今昔之隔;二是社会的世代之隔。2、“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学的方法是“习”。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练,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3、“词”使我们从特殊走向普遍,在个别情境中搭下了桥梁;又使我们从当前走到今后,在片刻情境中搭下了桥梁。4、人的“当前”中包含着从

5、“过去”拔萃出来的投影,时间的选择积累。但人在记忆上的发展程度是依他们生活需要而决定的。5、文化世代之隔的桥梁是社会共同的经验的积累。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能或缺的生活基础。6、“记”带有在当前为了将来有用而加以认取的意思,“忆”是为了当前有关而回想到过去经验。7、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人们生于斯死于斯,每一代人所会得到的经验是一样的,是同一方式的反复重演,个别的经验就等于世代的经验。在这种社会

6、里,语言就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了,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8、从语言到文字,是出于我们生活从定型到不定型的过程。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去是乡土性,中国的文字并不是在基层上发生。最早的文字就是庙堂性的。9、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五、差序格局1、西方社会中人和人的关系的格局---团体格局:有若干人组成一个团体,界限分明,团体内部成员的关系是相同的,如果有组别或等级的分别也是先规定的。如家庭,在英美,家庭包括主人和他的妻子以及未成年的孩子。2、中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格局---差序格局有伸缩性,范围大小依中心实力

7、厚薄而定。(同心圆波纹性质)。相同的只是体系,体系是抽象的格局,或是范畴性的有关概念。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认取的社会关系网络就是个别的。3、伦--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伦重在分别,是有差等的次序。这是我们传统的社会结构里最基本的概念。4、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个人主义:相对于团体而言,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指在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一方面是宪法观念,指团体不能抹煞个人,只能在个人所愿意交出的一份权利上控制个人。自我主义:一切价值以“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