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与传统文化

中医学与传统文化

ID:40234292

大小:183.50 KB

页数:111页

时间:2019-07-27

中医学与传统文化_第1页
中医学与传统文化_第2页
中医学与传统文化_第3页
中医学与传统文化_第4页
中医学与传统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学与传统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道文化与中医学第一节道文化择要道文化是由道家文化与道教文化所构成的一种多元复杂的文化形态。在中国历史上,道文化与儒文化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两大互补性主流文化,自汉末以后,又与佛文化一起,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三足鼎立之势。道文化是中华本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一种“哲学——宗教”文化形态,故而鲁迅先生曾说:中国的根底全在道教。它对中国社会各领域和各层面都发生了重大影响。从医学文化角度看,道文化与中医学的关系最为密切,可以说对中医学的发生、发展及成熟都起到了直接性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以至于有“医道同源”之说,反映了从先秦至隋唐

2、时期道文化与中医学一而二、二而一的合而不同的景况。宋元以后,道文化依然对中医学产生重要影响,但主导地位已被新儒家文化所取代。一、道家文化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以“道”为世界的最终本原,故称之为道家。创始人为老子,其他主要代表人物有关尹、庄周、彭蒙、田骈等。道家的著作,除《老子》、《庄子》之外,还有《管子》中的《心术》上、《心术》下、《白心》、《内业》诸篇,汉初的《淮南子》,晋人的《列子》以及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经法》、《道原》、《称》、《十六经》等。1、先秦道家主要代表人物为老子、庄子;今称老庄学派;另有杨朱

3、,属另类道家人物;先秦稍后又出现黄老学派。(1)老子主要思想(老子姓李名耳,字聃)A、道本原论及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B、朴素而又深刻的辨证法思想“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智若愚”“合抱之木,发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C、无为而治的治理之道;D、贵柔守雌的处世之法;E、清虚恬淡,见素抱朴的人生观;F、小国寡民,知足常乐的社会理想;老子思想对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影响甚大,他的最大理想就是能过上小康生活。(2)庄子主

4、要思想(名周)A、万物齐同,物我为一的“齐物论”思想B、混同物我,泯灭是非的“坐忘论”思想C、顺从自然,泰然达观的“宿命论”思想D、挣脱名利,自由逍遥的“至人论”思想总之,庄子思想既有浓重的相对主义色彩,又具有超越世俗观念,反对“人为物役”的积极因素。(3)杨朱思想A、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也的“自保论”B、全性葆真,不以物累形的“养生论”2、黄老之学(1)道家分支黄老之学是始于战国而盛行于西汉时期的哲学思想流派。黄指黄帝,老指老子。黄帝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神杂糅”的人物。战国中、后期百家托古,多集于黄帝。黄帝被说成是上古的圣帝明王,

5、是大发明家、大思想家,被尊为华夏民族的始祖。西汉时司马迁在《史记》里屡以黄老并称。《汉书.艺文志》里记载托为黄帝的书有21家,除《黄帝内经》外都以亡佚。战国时,道家分化出黄老学派,其主体为齐国稷下学派(田骈、慎到等人)。《管子》一书中的许多内容为黄老学派的著述。黄老之学兼容并包,认为“贵清静而民自定”。主张君主治国“无为而治”,掌握政治要领即可,不可作过多的干涉。还主张“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这些主张受到汉初统治者的赞赏(如汉文帝、景帝、窦太后等)汉初主要大臣萧何、曹参、陈平等“好黄老之学”,施“无为之政”,当时恢复了封建

6、经济,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繁荣局面。黄老之学分为两派:经世派与养生派。西汉以前的黄老之学,经世与养生并重。到东汉时,黄老之学蜕变为“自然长生之道”,一些方士把黄老之学与神仙长生、鬼神祭祷、谶纬符录等方术杂糅一起,视黄帝、老子为神仙,形成了原始道教,给黄老之学带来了消极影响。汉《淮南子》一书是汉初黄老之学的总结。(2)黄老之学主要特点:A、继承老庄天道思想,侧重于“无不为”的思想理念。B、采用外道内法的治国之道。C、引入阴阳家的阴阳五行说,充实自己理论。D、弘扬道家思想中的养生思想,形成养生方术文化,对中医学的建构产生重大影响,是

7、中医学的直接文化母源。3、新道家:玄学(1)玄学释义玄学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玄”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王弼《老子指略》说:“玄,谓之深者也。”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魏晋时人注重《老子》、《庄子》和《周易》,称之为“三玄”,而《老子》、《庄子》则被视为“玄宗”。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2)基本观点A、以“三玄”为研究对象:《老子》、《庄子》、《周易》崇尚清谈;B、以辨证“有无”为中心问题;C、以“得意忘言”为基本方法;D、以修炼服食

8、为社会时尚,从文化学角度推动了中医药的发展;(3)历史地位魏晋玄学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上承先秦两汉的道家思想,克服了汉代经学的弊病,开创了糅合儒道学说的一个新的哲学时期,还对尔后的佛学,乃至宋明理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提出的“本末”、“体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