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7罗可可时期工艺美术a

(最新)17罗可可时期工艺美术a

ID:40235442

大小:6.70 M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7-27

(最新)17罗可可时期工艺美术a_第1页
(最新)17罗可可时期工艺美术a_第2页
(最新)17罗可可时期工艺美术a_第3页
(最新)17罗可可时期工艺美术a_第4页
(最新)17罗可可时期工艺美术a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17罗可可时期工艺美术a》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罗可可时期工艺美术第一节概述“罗可可”(Rococo)源于法文rocaille(意为岩石或贝壳饰物)罗可可风格——以岩石和蚌壳装饰为其特色的艺术风格起源于法国宫廷,由于吻合王公贵族们的审美需求,很快欧洲诸国宫廷中盛行特点:纤细、轻巧、华丽、繁缛的装饰性多用C形、S形和涡卷形的曲线艳丽浮华的色彩装饰洋溢着东方特别是中国情调(又被称作“中国装饰”)发展时期:摄政时期(1715~1723)法国路易十五时期(1723~1774)英、意、德等国:18世纪中期形成因素:蓬巴杜夫人(MadamedePompadour,1721年~1764年)左右着当

2、时的艺术风尚社会经济条件和物质生活的进步巴洛克艺术刻意修饰而走向极端的必然结果第二节染织工艺中心地:法国发展:17世纪后期:欧洲织物工艺中心由意大利转到法国18世纪以后:法国织物织造工艺和装饰纹样出现新特色织锦主要用途:高档家具的衬垫室内壁毯服饰制作中心:家具用衬垫——坡埃、奥比索壁毯——戈贝兰工场戈贝兰织物18世纪中期——黄金时代罗可可绘画大师参与设计:布歇(FrancoisBoucher,1703年~1770年)题材:罗可可式的田园牧歌风味18世纪30年代形成独特风格染织纹样主要特点:1.注重自然主义的植物纹样的表现2.构成上注意非

3、对称性的处理3.更多地表现了绘画性的特点-丰富的层次和明暗关系染织纹样题材18世纪40年代~50年代:方形连续纹、蛇行纹和贝壳纹带有情节性的人物风情18世纪60年代~70年代:自然主义纹样逐渐趋向于图案化显示了向新古典主义工艺风格过渡的特征其他国家的染织工艺:意大利——优秀的传统仍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挥着作用英国——印染工艺发达,木版印染和铜版染色流行西班牙、德国、荷兰等国的织物工艺各有特色有希腊神话装饰的壁毯中国式织物(局部)花草纹织物法国里昂18世纪罗可可花和缎带/丝带法国里昂路易十五时代1760年~1770年罗可可法国式长袍英国制

4、1760年代罗可可男式盛装意大利制1750年代罗可可第三节陶瓷工艺一、欧洲瓷器的诞生德国奥古斯都二世(AugustusⅡ,1670年~1733年)时期两位创始人:约翰·弗里得里希·伯蒂格尔(JohannFriedrichBottger,1682年~1719年)埃伦弗里德·瓦尔特·冯·切恩豪斯(EhrenfriedWalterVonTschirnhaus,1651年~1708年)1708年7月:朱红色瓷质炻器诞生-“伯蒂格尔炻器”1709年3月:伯蒂格尔烧制出欧洲第一件白釉瓷器二、麦森窑(Meissen)与德国陶瓷麦森窑:1710年开设,

5、王室瓷窑初期制品:无釉杯、施釉杯、瓷盘、碗钵材料:次维考黏土“希诺瓦白土”1713年:真正的硬质瓷器出现批量生产优质白瓷器,得到普遍的赞赏奥地利1718年——奥地利维也纳窑创建者:杜帕基最初产品:棕色瓷器杯碟麦森窑的著名陶瓷工艺家:约翰·格勒戈留斯·赫罗尔特(1696年~1766年)约·约·坎得勒(1706年~1775年)1.约翰·格勒戈留斯·赫罗尔特(1696年~1766年)主要作品:珐琅彩瓷瓶、瓷碗贡献:首创了黄色瓷器装饰风格:浓郁的东方色彩初期:器物种类:大盘、带盖汤锅、咖啡具、红茶具装饰风格:写生人物——白地金色的剪影式中国情调

6、的人物形象“印度花纹”的蔓藤纹样中国和日本式花草纹样独特之处——多种色彩的运用红色、宝石蓝和明黄等彩绘颜料特点:用笔细腻,色彩鲜艳,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后期:装饰风格从中国式样发展为欧洲风情装饰主题:欧洲城市、湖泊、公园、田园装饰手法:从当时著名版画和油画中吸取营养器物边饰:阿拉伯、中国及日本的花草纹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