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自然地理复习系列课件01:大气的垂直分层与热力况

2010高考自然地理复习系列课件01:大气的垂直分层与热力况

ID:40236151

大小:676.51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7-27

2010高考自然地理复习系列课件01:大气的垂直分层与热力况_第1页
2010高考自然地理复习系列课件01:大气的垂直分层与热力况_第2页
2010高考自然地理复习系列课件01:大气的垂直分层与热力况_第3页
2010高考自然地理复习系列课件01:大气的垂直分层与热力况_第4页
2010高考自然地理复习系列课件01:大气的垂直分层与热力况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高考自然地理复习系列课件01:大气的垂直分层与热力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主要成分次要成分水汽固体杂质生物体的基本成分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保温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地面保温大气组成主要作用干洁空气O3N2O2CO2大气各成分的作用1、将下面几种成分的代号填入表中,与其作用进行正确的搭配:A、二氧化碳B、水汽C、臭氧D、氮E、氧F、尘埃构成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水汽凝结时,可作凝结核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吸收长波辐射,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地球生命的保护伞DFABEC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如何

2、理解大气对人类的作用?人类活动如何影响大气?这将带什么影响?2、有关臭氧的叙述,正确的是()A、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B、臭氧含量的最大值在22-27千米高空C、人类活动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破坏大气层中的臭氧D、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BD4、(1)由于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的使用越来越多,人类社会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在过去三十年里增加了一倍,再加上大量砍伐森林,减少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过去三十年里增长了12%。(2)氯氟烃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合物,主要用于制冷剂、火箭推进剂等,到了80年代中期为止,全球氯氟烃的年消费量已

3、达到100万吨。(3)由于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的使用越来越多,排入空气中的硫、氮等氧化物不断增加。大气组成的这种变化,会产生什么影响?1、地球大气共分哪几层? 2、在不同纬度,对流层高度是否一样?为什么? 3、对流层和平流层的气温如何随高度而变化?原因是什么? 4、对流层和平流层中,大气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5、对流层和平流层大气与人类有何关系? 6、读图,说明电离层与人类的关系。分组阅读讨论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对流旺盛近地面,纬度不同厚度变;高度增来温度减,只因热源是地面;天气复杂且多变,风云雨雪较常见气温初稳后升热只因层中臭氧多水平流动天气好高空飞行很适合上冷下

4、热高空对流电离层高层大气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列表归纳高度温度大气运动特点与人类的关系垂直变化原因对流层平流层练习巩固1、下列是关于大气对流层特点的描述: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增;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③低纬地区厚度大于高纬地区;④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其中全部正确的一组叙述()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C2、关于平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平流层上冷下热,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B、气温基本上不受地面影响C、在平流层中存在一个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D、平流层有利于高空飞行,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B3、有时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突然中断,这可能

5、是()A、对流层出现云、雨、雾、雪等天气B、臭氧层的存在C、电离层受到耀斑爆发的干扰D、空气对流运动所致C大气热力状况知识要求:1、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温室效应。2、了解全球热量平衡。能力要求:读图、绘图分析大气热力作用形成过程的能力。情感要求:1、认识大气热力作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2、初步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全球热量平衡的影响。地球上的能量源泉是:太阳辐射(A为紫外区,B为可见光区,C为红外区;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和红外区)(太阳温度高,辐射中最强部分为可见光部分,波长短)读右图回答:1、图中A、B、C分别表示什么?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哪两个部分?2、

6、太阳辐射为什么属于短波辐射?假如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定为百分之百,而实际上最后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却只有百分之四十七,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表现形式: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地面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二氧化碳、水汽吸收红外线(选择特性)思考:1、从臭氧、二氧化碳和水汽的吸收作用,可知大气吸收具有什么特性?2、为什么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是很少的?(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到地面)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参与的大气成分:

7、特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参与的大气成分:云层、尘埃无选择性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特点:具有选择性大气削弱作用与纬度纬度低—太阳高度大—经过的大气路程短—大气削弱少纬度高—太阳高度小—经过的大气路程长—大气削弱多大气上界地球作用形式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波长范围作用特点吸收反射散射臭氧(平流层)水汽、二氧化碳(对流层)紫外线红外线吸收强烈,有选择性,大部分可见光可穿透云层、尘埃各种波长同样被反射无选择性,反射光呈白色空气分子微小尘埃蓝色光最易被散射向四面八方散射,有选择性阅读教材中“大气的保温效应”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地面辐射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