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结构

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结构

ID:40239909

大小:4.54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7-28

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结构_第1页
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结构_第2页
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结构_第3页
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结构_第4页
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结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结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结构中国—东盟自贸区经贸发展状况中国与东盟贸易结构的互补性中国与东盟的商品贸易结构中国与东盟经济贸易发展的状况1发展历程:1991年,中国与东盟开启对话进程。1997年,双方建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2003年,双方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作为域外大国率先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多年来,中国与东盟政治互信不断增强,经济合作成效显著,各领域合作持续拓展。中国-东盟合作已成为中国周边外交一大亮点。2合作机制中国同东盟已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对话合作机制,主要有领导人部长

2、级工作层3合作领域双方确定农业、信息通信技术、人力资源开发、相互投资、湄公河流开发、交通、能源、文化、旅游、公共卫生、环境为11个重点合作领域。2009年,中国宣布在今后3至5年向东盟国家提供150亿美元信贷,包括67亿美元优惠性质贷款。截至目前,中国已向有关东盟国家提供月55.6亿美元优惠贷款,83亿美元商业贷款已超额完成。2011年,中国宣布在150亿美元信贷基础上追加100亿美元信贷,其中包括40亿美元优惠贷款2009年,中国宣布设立总规模100亿美元的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主要为双方基

3、础设施等重大合作项目提供融资支持。中国与东盟还设立了中国-东盟合作基金和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合作基金,用于支持具体领域合作项目4中国-东盟自贸区贸易投资截至2011年7月,双方累计相互投资额近800亿美元,中国对东盟投资约130亿美元。2011年1至10月,中国对东盟非金融类投资23.4亿美元,东盟对中国投资52.7亿美元。2010年,中国-东盟贸易额高达2928亿美元,同比增长37.5%,中国对东盟逆差164亿美元。2011年,双方贸易额达3628.5亿美元,增长23.9%。其中,中国从东盟进口

4、1928亿美元,对东盟出口1701亿美元,中国对东盟逆差227亿美元。中国是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商品贸易结构随着中国与东盟贸易量的迅速扩大和贸易往来的频繁,双方的产品贸易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并呈现出双方在贸易结构上的明显优化与升级。在1993年,东盟对中国出口额居前3位的产品是石油、木材和植物油脂;东盟从中国进口居第3、4、5位的产品是石油、棉花和烟草,分别占东盟对中国出口额和进口额的63.3%和18.8%。而位于东盟对中国出口第4、5位和进口第2位的产品都是

5、办公机械和电力机械,分别占东盟对中国出口和进口额的12.4%和20.8%。2002年,东盟对中国的出口产品中,电力机械和办公机械快速增长到出口总量的43.7%,油料则从1993年的32.3%急剧下降到1998年的10.8%又继续下降到9.3%。中国对东盟出口的前5类产品种资源性产品只剩石油,比重由1993年的9.0%降为5.4%,电力机械和办公机械的比重下降较多,从40%下降为29.1%,同时电信设备急剧上升,达到12.0%。机电产品继续位居双边贸易的第一位,同时其他居于前几位的产品也由资源性产

6、品转向工业制成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尽管东盟在发展水平上仍低于我国的发展水平,但中国和东盟基本上都实现了贸易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同时,中国与东盟进出口结构具有相似性主要是机电、矿产、化工制成品等,而机电类产品的巨大比重,一方面会给双方带来巨大的竞争,并且由于机电类产品的种类繁多,配件种类繁杂,加工流程复杂,贸易方式灵活,这为双方的产业内贸易提供了机会,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双方之间的竞争。中国—东盟自贸区形成原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形成主要三个原因,一是顺应全球区域经济合作的大趋势,二是可以

7、使东盟摆脱对欧美发达国家出口的过度依赖,第三个也是最为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与东盟合作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双方政治稳定发展,因此,建立自由贸易区能够实现互利共赢贸易结构互补性中国和东盟各成员国具有各自的比较优势,双方在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和生产能力上的差异,导致在产业间和产业内都形成了互补性的贸易特征。中国与东盟绝大多数国家在自然资源方面各有所长,形成了出口商品在结构上的互补。自然资源是形成产业间互补的主要原因,东盟的相对不发达的国家,如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倾向于自然资源的出口,而中国的自然资源正逐

8、渐减少,有些资源由于地域关系也不是中国所长,正好可以通过进口,缓解资源压力;而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国家,可以和我们交流技术,互补不足。随着近年来部分东盟国家劳动力成本的逐步高涨,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中国出口的大部分产品由于其不可替代性,受到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和泰国等国的欢迎。单就产业结构而言,新加坡可能更希望与中国开展服务业方面的合作,打开中国的市场;印尼等处于工业初级阶段的东盟国家,可能更希望来自中国的投资;柬埔寨等欠发达东盟国家,可能更需要与中国合作进行资源开发,需要中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