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地理绪论

中国区域地理绪论

ID:40240118

大小:1.29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7-28

中国区域地理绪论_第1页
中国区域地理绪论_第2页
中国区域地理绪论_第3页
中国区域地理绪论_第4页
中国区域地理绪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区域地理绪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华南师大地理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专业中国区域地理主讲:张正栋教授博士张争胜副教授博士E-mail:zhangzdedu@163.com电话:13802411132一、“中国区域地理”课程定位二、“中国区域地理”课程内容设计三、“中国区域地理”教学环节设计四、主要参考文献绪论一、“中国区域地理”课程定位1.“中国区域地理”在地理学科中的地位认识(1)传统地理学的二分法(辞海):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系统地理学与区域地理学部门地理学与综合地理学普通自然地理自然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区域自然地理中国自然地理古地理部门自然地理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域人文地理中国人文地理系统人文地理“

2、中国区域地理”属于区域地理,具有综合性······中国区域地理认识(2)基础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区域地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中国区域地理”处于地学与资源环境的结合部具有基础性和应用性。地理科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现代地理学的二分法(钱学森)中国区域地理地理科学既涉及自然过程,又涉及社会过程自然-人类社会基本空间规律的研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地理环境的地域综合规律地理环境的地域发展规律认识(3)社会-人文科学社会文化地理学及分支区域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及分支经济地理学及分支生物地学技术经济“中国区域地理”处在自然、社会(人文)和经济(技术)的交叉部位,具有高度的综合

3、性。现代地理学的三分法(杨吾扬等)中国区域地理区域地理的三个关键词:区域(概念)综合(方法)PRED(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关于“区域”的名词概念Place地方、地点Area区域、面积Region区域、境界Space空间、距离Location区位、位置Unit单位、单元Globe–world全球、世界尺度联系物理“区域”的多维性与3S技术三维空间:从球面到平面(地图投影)用经度、纬度、高度确定地点属性半径:确定某种地理性质的区域对应地图上的某个图斑(M)定性:RS(能量差异)定位-划界:GPS多维地理性质:GIS(社会、自然、信息叠加)时间维:不同时间尺度和分辨率图

4、、位、布、区、划一、“中国区域地理”课程定位“中国地理、区域地理学”为教育部地理科学本科教学的核心课程地理科学的专业课(必修)(1952-1995)传统区域地理课程:中国自然地理中国经济地理世界自然地理世界经济地理2.“中国区域地理”在高师教学中的地位中国区域地理专业必修课(中国自然地理、中国经济地理、中国地理)(1995以来)00中国地理·绪论中国地理地理科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地理科学类专业(GIS等)限选课学位论文70%以上研究有关中国地理问题撰写论文的必备基础和选题领域中国地理中国地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地位地理7—9年级地球与地图乡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一、“

5、中国区域地理”课程定位3.“中国地理”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01地球人:地理环境(资源与环境)世界人:世界语(数字、音符、元素符号、英文字母、图形、计算机语言)中国人:中国特色(中国文字、中国历史、中国地理、中国法律、中国文化等)人: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对国民素质的理解:中国地理二、“中国地理”课程内容设计研究对象:中国境内的地球表层主要任务:阐明中国区域地理的综合特征、形成与演化、以及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区域联系、城乡发展等人地关系综合课题的区域规律了解中国国情,确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从事地理教育和

6、中国区域地理研究奠定基础1.“中国地理”研究对象与任务集中体现“区域+综合+可持续发展模式”包括三个关键:由二元论走向一元论:由中国自然地理、中国人文/经济地理中国自然+人文/经济地理面向PRED的整合;中国地理的地域差异由自然地带分异走向人地系统的地域格局;内容选择由中国自然地理与人文/经济地理要素转向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二、“中国地理”课程内容设计2.指导思想依据区域PRED(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理论模式确定内容重点。依据区域地理特征:即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精选内容;依据“整体与局部”、“过程与发展”、“理论与实践”三对关系设计课程体系;“自然—

7、经济社会—历史文化‘三合一’”,“地理结构—地理过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思路。二、“中国地理”课程内容设计3.主要依据二、“中国区域地理”课程内容设计4.课程内容方案(1)《中国区域地理》(第二版)课程内容方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韩渊丰张加恭张争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7月内容结构第一章位置与行政区域第二章区域特征第三章区域演化第四章区域划分第五章区域人口与文化第六章地表资源与开发第九章区域联系与流通第十章城市区域分析第七章陆地矿产资源与开发第八章海洋资源与开发第十一章区域发展最大特色“三合一”:自然、社会经济、历史文化学术性加强:加强

8、了方法论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