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小说

中国现代小说

ID:40240776

大小:484.50 KB

页数:120页

时间:2019-07-28

中国现代小说_第1页
中国现代小说_第2页
中国现代小说_第3页
中国现代小说_第4页
中国现代小说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小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文化运动救亡图存的方法1)器物:洋务派2)制度:维新派3)文化:革命派(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为代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提出“人权、平等、自由”思想,引进西方的民主与科学。2)重估儒家思想,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文学革命A陈独秀《文学革命论》(1917)中指出革命乃“开发文明之利器”陈的三大主义: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立平易、抒情的国民文学(平民立场)推倒陈腐、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立诚的写实文学(创作方法)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社会立场)文学革

2、命B胡适《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提出八不主义1)须言之有物2)不摹仿古人3)须讲求文法4)不作无病之呻吟5)务去滥调套语6)不用典7)不讲对仗8)不避俗字俗语文学革命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1918)(“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八不主义改为四条:1、要有话说,方才说话2、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3、要说我自己的话,别说别人的话4、是什么时代的人,就说什么时代的话文学革命C周作人的文学主张:1、“人的文学”《人的文学》1)重新发现“人”2)提倡人道主义(“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3)提出“人的文学”的定义:用人道主义为本,对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文学革命周作人

3、的文学主张:2、“平民文学”《平民文学》3、“纯文学”《关于文学之诸问题》文学分为三个层次:顶层:纯文学中层:通俗文学基层:原始文学文学革命(1917-1927年)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组成部分,带有思想启蒙的功利色彩1)前期:白话文运动(1917-1920)A工具的革新,胡适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从进化论的角度主张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B内容的革新,周作人提出“人的文学”和“平民的文学”成绩:1918年,鲁迅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0年,胡适发表《尝试集》(第一部白话诗集)这一时期的文艺论争:1、与林纾等保守派的论争2、与学衡派的论争学衡派代表:吴宓、梅光迪、胡先骕

4、3、与甲寅派的论争甲寅派:章士钊文学革命2)后期:新文学的建设时期(1921-1927)⑴译介外国文艺思潮。⑵文学社团蓬勃开展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主要为写实主义(郑振铎、叶绍钧、许地山等)创造社:1921年6月成立于日本,主要为浪漫主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3)创作成绩斐然鲁迅的两部小说集《呐喊》(1923年)和《彷徨》(1925年)郭沫若诗集《女神》(1921年)郁达夫的抒情小说《沉沦》文研会的问题小说和乡土小说文学革命小结:文学革命的三个历史性选择1)1917年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为标志的白话文的选择2)1918年以鲁迅的《狂人日记》和

5、周作人《人的文学》为标志的思想革命的选择3)1921年以沈雁冰主持《小说月报》革新和郭沫若、郁达夫等人出版的“创造社丛书”并筹办《创造》季刊为标志的流派的选择(前者为文学研究会,后者为创造社)五四文学五四文学的基本特色:1、开创性2、启蒙色彩3、理性精神4、感伤格调5、开放意识鲁迅小说鲁迅(189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二心集》、《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鲁迅小说鲁迅小说1)开创农民(多见于《呐喊》)与知识分子(多见于《彷徨》)两大现代

6、文学的主要人物系列2)独特的题材、眼光与小说模式(“表现的深切”)3)创造新形式的先锋(“格式的特别”)注:鲁迅是我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狂人日记》写于1918年,后收入《呐喊》,鲁迅第一篇白话小说主题:抨击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狂人日记》形式上的突破:1、以交错叙事来打破连贯叙事(根据人物的感受来重新剪辑情节、安排叙事时间。)2、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来取代全知全能的叙事(日记体小说)《狂人日记》形式上的突破:3、独白式的心理分析取代以情节为中心的小说传统小说采用片段组接的结构方式,13个片段,每个片段采用由物及我,由外在客观到主观心理的内在结构逻辑进行铺展和呈现《狂人日记》4、反讽手法的运用1)

7、小序的文言体和正文的白话体构成了反讽(表面上降低了文本价值,实际上抬高了作者的期望目标)2)自我贬损式的结构反讽(狂人追查凶手却发现自己也是凶手)《伤逝》《伤逝》主题:1、反思启蒙运动个性主义与社会时代相脱节。”非人间“才是悲剧的真正来源2、妇女解放(经济独立之于女性解放的重要性)鲁迅《伤逝》《伤逝》的艺术特色1)第一人称的限制性的叙述视角2)以手记体来展现人物的深邃复杂的内心世界鲁迅《伤逝》《伤逝》的艺术特色3)鲜明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