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经济史2008演示文稿

中国近代经济史2008演示文稿

ID:40241252

大小:1.18 MB

页数:418页

时间:2019-07-28

中国近代经济史2008演示文稿_第1页
中国近代经济史2008演示文稿_第2页
中国近代经济史2008演示文稿_第3页
中国近代经济史2008演示文稿_第4页
中国近代经济史2008演示文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经济史2008演示文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近代经济史方晓珍绪 论一、什么是经济史二、经济史学科的建立三、中国经济史学的发展历程四、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研究对象、研究资料和研究著作五、学习中国近代经济史的重要意义及研究方法六、中国近代经济史的分期和主要内容七、几个理论问题一、什么是经济史(一)经济史的基本含义经济史就是“经济”发生、发展的历史。所谓经济,指的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目前,这两个方面都有许多专门学科加以研究。生产力方面,如地理、化学、冶金、电力、煤炭等;生产关系方面,如政治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经济财贸学等。经济史学是

2、研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发展过程的学科。但学术界也有不同看法,如有人认为经济史研究的重点不是社会生产力,而是社会生产关系。因此,所谓经济史,主要指的就是社会生产关系或社会经济制度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换句话来说,经济史是专门研究社会生产关系或社会经济制度产生、发展和演变规律的一门科学。我赞同第一种观点。(二)经济史的研究对象经济史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某一时期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两者之间关系的发展过程、规律和特点,包括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如农业、工业、商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服务

3、业等,并且还要涉及到与国民经济关系密切的其他许多方面,如财政、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重点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或社会经济制度产生、发展和演变规律。我们知道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具有反作用,它能够促进或延缓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在经济史的学习和研究中,不能完全脱离生产力,而孤立地、片面地研究生产关系。这就是说我们重点研究社会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我们也必须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发,从当时整个社会生

4、产关系的角度,去研究某一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关系产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只有这样的学习和研究,才是科学的、全面的、完整的。二、经济史学科的建立(一)经济史学科产生的条件在科学的百花园中,经济史学是一枝新叶初展蓓蕾始绽的奇葩。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建立于十九世纪中后期的欧洲,至今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一门独立学科的建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资料的积累和理论的推动。经济史学,正是在几千年经济史资料和经济理论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1、经济史资料的积累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人们很早就注意研

5、究和记载人类有关经济的各种活动,这就是经济史资料。世界各国都积累了丰富的经济史料。经济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虽然出现的比较晚,但有关经济史内容的史料记载却开始得很早。无论是欧洲各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很早就有有关经济活动的记载。比如财政、商业、农业、手工业、畜牧业等等。中国的经济活动记载开始得尤其早,史料尤其丰富。不过,中国经济史料记载,与欧洲各国有所不同。欧洲各国的经济活动记载中,商业史料内容比较丰富,财政史料不多;中国却恰恰相反,商业史料极少,而财政史料却特别丰富。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献

6、浩繁,史不绝书,更可贵的是史书中很早就记载了人类有关经济的活动情况。中国古代经济史的史料记载:(1)我国考古发掘出来的许多文献资料,如甲骨文卜辞、钟鼎铭文以及《诗经》、《春秋》、《左传》、《国语》、诸子百家等先秦著作中,都有大量关于狩猎、种田、收获、土地制度、手工业、商业、货币、赋税等经济活动的记载。《尚书.禹贡》是我国最早的经济地理著作。《礼记.考工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手工业著作。(2)我国第一部对经济活动进行系统记载的书是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史记》全书50多万字,其中《货殖列传》和《平准书》

7、,集中记载了春秋至西汉前期500年左右的经济活动。司马迁的《史记》对于经济活动的记载,则更详尽、周密、系统。其中《史记.货殖列传》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商业史;《史记.平准书》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财政史;《史记.河渠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水利史。(3)自班固《汉书》起,历代正史中都没有《货殖列传》和《平准书》,但有《沟洫志》,并增添了《食货志》。《沟洫志》就是水利史。班固引《尚书.洪范篇》里的“食”、“货”二字为志,实际上讲的就是国民经济问题,其中主要是国家财政税收问题。因此,《食货志》基本上就是继

8、《史记》以后的财政税收史。另外,历朝《会要》、《会典》和地方志,大多有《食货志》或类似《食货志》的部分。《食货志》记述历朝的田制、户口、赋役、仓库、漕运、盐法、杂税、钱法、矿冶、市籴、会计等制度,几乎包括了财政经济的各个主要部门。地方志中,大多有风俗、物产等内容。(4)中国古代还有许多关于农业、手工业、医学、科学等方面的专著: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元代王祯著《农书》;明代徐光启著《农政全书》;东晋葛洪著《抱朴子》;宋代沈括著《梦溪笔谈》;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