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手法对应举例

表现手法对应举例

ID:40251251

大小:86.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7-29

表现手法对应举例_第1页
表现手法对应举例_第2页
表现手法对应举例_第3页
表现手法对应举例_第4页
表现手法对应举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表现手法对应举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表现手法对应举例一、修辞类1.比喻诗词中运用比喻,在写景状物时能突出生动的意象,强化特定意境的渲染;议理抒情时能使抽象的情与理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歌巧妙地以“沉舟”“病树”作比,将自己多年的遭遇寄寓其中。再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把春风比作剪刀,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风送暖、杨柳垂绿的美景;作者又暗喻自己是识拔人才的春风,把万柳绿丝绦比作人才,表达作者识人用人之乐。比喻的分类§明喻所谓明喻,即比喻的事物(喻体)和被比喻的事物(本体)

2、同时出现,两者之间有的有比喻词,有的省略比喻词,但都表示“甲像乙”(即本体像喻体)的意思。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楚辞·九歌·国殇》)——旌旗漫卷,遮蔽了太阳,敌军就像天上的乌云,人数众多;勇猛的战士呵,争先冲杀,流矢在阵地上,纷纷坠落。按:把敌人比做天上的乌云,既写出敌人人数众多,又表明形势危急。§暗喻所谓暗喻,将本体直接说成是喻体,语气更肯定,感情更强烈。①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孔雀东南飞》)——你应当做高山磐石,我应当做河边蒲苇。按:刘兰芝把焦仲卿和自己分别比做厚重不易转移的磐石和坚韧的蒲苇,表示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3、。②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我的心像一根磁石做的针,不指向南方永远也不肯罢休。按:这两句抒情,以“磁针石”比喻忠于宋朝的一片丹心,表明自己一定要战胜重重困难,回到南方,再兴义师,重整山河的决心。③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白云飘浮如同你漫游的思绪,太阳缓缓而落像我依依不舍的感情。按:这里的比喻是喻体在前本体在后。诗人用飞飘无定的“浮云”喻游子之心,用缓缓西下、依依不舍的“落日”喻故人之情;巧妙地表明了自己的心意。§借喻所谓借喻,即诗中借喻体代指本体。①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李白《送友

4、人》)——从这里分别后,你将独自踏上万里征程。按:[孤蓬]蓬草,又叫飞蓬,枯后断根,遇风飞旋。古诗多以之喻指孤身远行的旅人。②愿闻锋镝铸,莫使栋梁摧。(杜甫《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希望能销毁兵器,但切莫摧残栋梁之材。按:[栋梁]房屋正中的大梁。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③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李朴《中秋》)——一片清光满空,皎洁的月亮腾起,云中的仙风寂寥无声息。按:[宝镜]喻指月亮,因中秋月圆似镜,故言。[仙籁]仙境的声音。籁,天空中的声音。④赵魏胡尘千丈黄,遗民膏血饱豺狼。(陆游《题海首座侠客像》)——中原大地黄尘滚滚胡人气

5、焰嚣张,沦陷区人民血肉模糊喂饱了豺狼。按:[豺狼]喻指金朝治统治者。§博喻13所谓博喻,即连续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喻体,来说明或描绘本体。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要问我的伤心多深多长,就像这烟雨笼罩的一川青草,就像这满城随风飘转的柳絮沸沸扬扬,就像梅子黄时的雨水,无边无际,迷迷茫茫。按:这里以江南景色(“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比喻忧愁的深广,兴中有比,意味深长,被誉为绝唱,贺铸也因此而有“贺梅子”的雅号。2.比拟就是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物当作人来写,从而使描写生动形象,使画面鲜明灵动,

6、使表情达意更别致、更隽永。例如:“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把春雪描绘得美好而富有灵性,饶有情趣。“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上阕)将菊、兰、明月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事物,表现了女主人公难以排遣的离愁。①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宋祁《玉楼春》)——我替你向斜阳敬酒,希望它把夕照的余晖在花间长留。按:“斜阳”本是没有生命的东西,但人却直接同它们进行对话,这就赋予它们以生命,把没有生命的东西写活了。这是拟人手法

7、的一种类型。②③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自从金兵南侵以后,连荒废的池沼和古老的树木,也对战争表示厌恶。按:这里,作者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连“废池乔木”都在痛恨金人发动的战争,物犹如此,何况于人!有知有情的人民对这战争的痛恨与诅咒,当然要超过“废池乔木”千百倍。④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杜甫《发潭州》)——岸上飞扬的落花在送别旅客,樯畔呢喃的燕语在挽留行人。按:诗人离潭州赴衡州送行者只有“岸花”和“樯燕”。诗人说花知“送客”,燕解“留人”,这就把“花”和“燕”人格化了。以“送客”“留人”分别写花、燕之殷勤

8、,反衬世情之淡漠,从而渲染了悲凉凄寂之气氛,蕴涵了诗人孤独寂寥之情思及对流徙飘荡生涯之感喟。3.夸张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