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体的演变

汉字字体的演变

ID:40266919

大小:23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29

汉字字体的演变_第1页
汉字字体的演变_第2页
汉字字体的演变_第3页
汉字字体的演变_第4页
汉字字体的演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字字体的演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汉字的字体演变主要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几个发展阶段.汉字字体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刻于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也叫铭文。金文是商代教正规的字体。很多商代铜器仅记作器者的族名、私名或先人的朝号,商代晚期开始出现较长的铭文,但篇幅最长的也不过四十多字,内容一般是作器者因某事受到王或上司的赏赐而作祭器,以表荣耀和纪念。小篆小篆是秦代的主要字体,在庄重场合都使用小篆,秦代的刻石如泰山刻石用的就是小篆。小篆是古汉字的殿军,由于小篆的匀称规整及简化,使小篆以不太象形。从文献及考古资料分析,小篆是秦统一全国后的标准字体,其使用的范围及时间极其

2、有限,但在汉字发展史上,小篆处于古汉字阶段和隶楷阶段之间交叉过度的时期,其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隶书我们平时讲到的“汉隶”,一般总是指东汉中期以后碑刻上的字体,蔡文姬写的《熹平石经》可作代表作。“汉隶”是成熟的隶书,“秦隶”是不成熟的隶书。为了与成熟的“汉隶”相区分,秦隶也被称作“秦汉古隶”或“古隶”。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隶书的出现是一场大革命。从商代周古文字到秦国的小隶,象形的程度虽然越来越低,但作为一条原则,“象形”始终贯穿于古汉字阶段。隶书尤其是成熟的汉隶彻底抛弃了象形原则,解散了古汉字的写实性的曲线,代之以点、横、竖、折、撇、捺,挑、钩等笔画

3、,大大降低了书写的繁难程度。楷书楷书又叫真书、正书。楷书的字形正方或长方,书写起来比汉隶方便。从中的体式上说,楷书是隶书的简化,但东汉后期的成熟的汉隶如何逐渐演变成楷书,并不很清楚。楷书萌芽与汉魏之际,但魏晋时代使用楷书的人也许是有限的几个文人学士,楷书并没有成为一种重要的字体。一直到南北朝,楷书才取代了汉隶和汉隶意味很浓的字体,成了主要的字体,而其真正成熟则要到隋唐时代。草书从广义上讲,任何字的草率写法都可称之为草书,但作为一种专门的字体的草书,在汉代才形成。草书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汉代的草书叫章草,与汉隶相应。章草的一些笔画仍保留着较浓的隶书

4、味。今草由章草演变而来,减掉了章草的隶书味,笔画更简省,书写也更方便。王羲之对今草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传世的王氏草书,大都是今草。行书行书是介于楷书和今草之间的一种字体,因他书写比楷书自由,又不像今草这样难以辨认,有很高的使用价值,事实上我们平时书写的多半是行书行书没有规范统一的书写规则,常因人而异,但行书字体总是以楷书字体为中心而作有限的笔画牵连,字形一般不变动,所以各人写行书的习惯虽有不同,却不妨碍交流。书痴怀素(行书)行书蔡襄七言绝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