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精品-ppt】

窦娥冤【精品-ppt】

ID:40268067

大小:184.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7-29

窦娥冤【精品-ppt】_第1页
窦娥冤【精品-ppt】_第2页
窦娥冤【精品-ppt】_第3页
窦娥冤【精品-ppt】_第4页
窦娥冤【精品-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窦娥冤【精品-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窦娥冤能力要求识记: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中国十大古典喜剧中国十大古典才子书 元曲与元杂剧 元曲四大家 作者了解:故事的由来 社会背景理解:“天”的意象分析:人物形象 剧本主题关汉卿,号一斋,老年又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生活于1210左右--1300左右年间,比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早出世三个世纪,我国最早的也是古代最伟大的戏剧家,元杂剧的奠基人,被誉为“梨园领袖”、“杂剧班头”,195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他一生创作的杂剧多达六十余种,约占元人杂剧总数的十分之一。他的散曲,今存小令五十多首,完整的散套十二篇。关汉卿最杰出的杂剧首推《窦娥冤》。《窦娥冤》──元朝关汉卿《赵氏孤

2、儿》──元朝纪君祥《精忠旗》──明朝冯梦龙《清忠谱》──清朝李玉《桃花扇》──清朝孔尚任《汉宫秋》──元朝马致远《琵琶记》──明朝高则诚《娇红记》──明朝孟称舜《长生殿》──清朝洪升《雷峰塔》──清朝方成培中国古代十大悲剧能力要求识记: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中国十大古典喜剧中国十大古典才子书 元曲与元杂剧 元曲四大家 作者了解:故事的由来 社会背景理解:“天”的意象分析:人物形象 剧本主题《救风尘》──元朝关汉卿《西厢记》──元朝王实甫《看钱奴》──元朝郑延玉《中山狼》──明朝康海《墙头马上》──元朝白朴《李逵负荆》──元朝康进云《幽闺记》──元朝施君美《绿牡丹》──明朝吴炳《玉簪记》

3、──明朝高濂《风筝误》──清朝李渔中国古代十大喜剧能力要求识记: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中国十大古典喜剧中国十大古典才子书 元曲与元杂剧 元曲四大家 作者了解:故事的由来 社会背景理解:“天”的意象分析:人物形象 剧本主题《三国演义》《水浒传》《好逑传》《平山冷燕》《玉娇梨》《西厢记》《琵琶记》《花笺记》《斩鬼记》《三合剑》中国古代十大才子书能力要求识记: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中国十大古典喜剧中国十大古典才子书 元曲与元杂剧 元曲四大家 作者了解:故事的由来 社会背景理解:“天”的意象分析:人物形象 剧本主题“元曲”,一般包括杂剧和散曲。杂剧是戏曲,散曲属诗歌,它们都以曲辞为主,因而总称为曲。

4、杂剧是元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标志。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是独立的只曲,相当于一首单调的词,主要是从民间的小曲和词调变化来的。如我们熟悉的马致远的《越调·天净沙·秋思》。     套数是由两支以上同宫调的曲子联缀而成的组曲,各套曲子的联缀多有一定的顺序,末曲多以尾声结束。能力要求识记: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中国十大古典喜剧中国十大古典才子书 元曲与元杂剧 元曲四大家 作者了解:故事的由来 社会背景理解:“天”的意象分析:人物形象 剧本主题元杂剧的发展,以成宗大德年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杂剧中心在大都,是元杂剧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产生了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

5、救风尘》《单刀会》),重要的杂剧作家还有王实甫(代表作《西厢记》)、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白朴(代表作《墙头马上》《梧桐雨》)、杨显之(代表作《潇湘夜雨》)、康进之(代表作《李逵负荆》)、高文秀(代表作《双献功》)、纪君祥(代表作《赵氏孤儿》)、尚仲贤(代表作《柳毅传书》)等人。 前期杂剧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揭露了黑暗的社会现实,歌颂了人民的反抗斗争。元杂剧的发展后期杂剧中心南移杭州,作家作品的数量比前期减少,这与南方人习惯于南曲而对北曲尚未适应不无关系。由于后期杂剧作家脱离现实的倾向日趋严重,在他们的创作中逐渐失去了前期作家那种战斗的锋芒,作品的质量也不如前期。后期杂

6、剧比较重要的作家有郑光祖、宫天挺、秦简夫等人。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之一,他的作品成就还是相当高的。总的看来,元代杂剧的创作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它以辉煌的成就在中国戏剧史上竖起了第一块丰碑,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在结构上,一本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一折相当于现代剧的一幕或一场,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较大的自然段落,四折一般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折之外可以加一二个楔子。楔子一般放在第一折之前,介绍剧情,类似现代剧中的序幕;也有的放在两折之间,相当于后来的过场戏。但也有少数杂剧突破了一本四折的形式,如《西厢记》是五本二十一折的连本戏。每

7、本杂剧的末尾有两句、四句或八句对语,用以概括全剧内容,叫做“题目正名”。如《窦娥冤元杂剧的体裁特点在音乐上,杂剧的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不能用套曲。宫调,即调式,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D调等。曲牌,是曲调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剧本中每套曲子的第一支曲子前面都标明宫调。如《窦娥冤》第三折第一支曲子标示的【正宫】【端正好】,表示这一折自【端正好】以下各曲均属【正宫】。元杂剧的体裁特点在内容上,杂剧的每一折均由唱、白、科三部分组成。唱是元杂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