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燕歌行》公开课

高适《燕歌行》公开课

ID:40268537

大小:925.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7-29

高适《燕歌行》公开课_第1页
高适《燕歌行》公开课_第2页
高适《燕歌行》公开课_第3页
高适《燕歌行》公开课_第4页
高适《燕歌行》公开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适《燕歌行》公开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漫步唐诗,沐浴馨香朱光潜:“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盛唐的边塞诗意境高远,格调悲壮,像雄浑的军号,一声声吹的历史都热血沸腾。盛唐的边塞诗人视野开阔,胸怀激荡,充满了磅礴的浪漫气质和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精神。他们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充分体现了盛唐精神,是古代诗坛上绝无仅有的奇葩,是后世诗人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峰。边塞诗高适《燕歌行》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体味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2、了解边塞诗,体会其深广的社会意义。3、探讨诗歌的艺术手法。高适,诗人。字达夫、仲武,沧州人。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作者简介:曾为散骑常侍,世称“”。

2、与岑参并称“”,其边塞诗感情激昂,意境雄浑,气势奔放;长于七古。初唐边塞高常侍高岑解题《燕歌行》是乐府旧题,其辞常用来歌咏东北边地(燕地)的征戍之苦和思妇相思之情。本诗打破了同一题材大多写征夫思妇的缠绵相思的格局,突出表现英勇的气慨和悲壮的情绪,批判的锋芒也十分尖锐。歌、行、歌行、引:古代诗歌体裁。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原序:“开元二十六年(738),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张守珪)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开元23年,张守珪因与契丹作战有功,拜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遂恃功骄纵,不恤士卒。开元26年,其部将败于

3、契丹,张却隐瞒败绩,虚报战功,并贿赂奉命前去调查的牛仙童。高适从“客”处得悉实情,乃作此诗以“感征戍之事”。写作背景朗读燕歌行高适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4、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横行”语出《史记季布传》。樊哙在吕后面前说:“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责他当面欺君该斩。“横行”意味着恃勇轻敌。不同寻常脸色行军时金鼓和鸣旗帜仗势侵犯思妇的眼泪,代思妇难道还顾及自己的功勋悟读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争的全过程,想一想并概括这是一场_______的战争,从诗中找出依据并分析。悟读1、一场完整的战争:出师——战败——被围——死斗(战争全过程)2、一场环境恶劣的战争边塞环境:山川萧条极边土大漠穷秋塞草腓辽远孤城落日开阔边庭飘摇那可度荒凉绝域苍茫无所有战士军前半死生孤城落日斗兵稀力尽关山未解围相

5、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质朴善良勇敢可悲拼死作战流血牺牲短兵相接视死如归3、一场催人泪下(英勇、感人、沉痛)的战争4、一场失败(腐朽)的战争将领: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身当恩遇常轻敌美人帐下犹歌舞骄傲轻敌贪功冒进纵情声色腐败无能5、一场正义的战争悟读深度思考1、你认为唐军战败的原因有哪些?主要原因是什么?2、第三部分写征人和思妇的彼此分离和思念之苦,与全诗描写战役过程是否背离?与对汉将的谴责有何联系?1、你认为唐军战败的原因有哪些?主要原因是什么?自然条件恶劣,敌人凶悍善战,将领与战士的矛盾。其中官兵的矛盾,尤其是军官

6、的寻欢作乐,不爱护士兵是失败的主要原因。2、第三部分写征人和思妇的彼此分离和思念之苦,与全诗描写战役过程是否背离?与对汉将的谴责有何联系?没有。写征人和思妇的彼此分离和思念之苦从侧面强化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写士兵思妇的苦楚,与将军的“美人帐下犹歌舞”形成鲜明对比,实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深化了主题。多重主题本诗通过对边塞征战生活的反映,揭露唐军将帅荒淫骄敌的罪行,赞颂了戍边战士英勇杀敌,舍身报国的精神。对广大士兵久戍边疆、苦战沙场的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表达了期望出现李广式英勇善战、爱惜士兵的将领的美好愿望。赏读诗歌主要运用哪些表现手法来表达这些复杂的情感的?士

7、兵拼死杀敌艰苦奋战——将军纵情声色荒淫腐败士兵的效命死节浴血奋战——将军的贪功懈怠出征时的金鼓震天狂妄自大——战败后的惨烈困苦恃勇轻敌,寻欢作乐,好大喜功,不问士兵死活的将军——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身先士卒,爱兵如子的李将军1、运用多重对比,深化诗歌主题。2、善于描绘边塞风光,渲染战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善于描绘边塞风光,渲染战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边塞环境:山川萧条极边土大漠穷秋塞草腓辽远孤城落日开阔边庭飘摇那可度荒凉绝域苍茫无所有一片肃杀的气氛,渲染悲剧的场面,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8、1、“貂锦”一词使用了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