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货业现状及自救措施分析

中国百货业现状及自救措施分析

ID:40270712

大小:3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7-30

中国百货业现状及自救措施分析_第1页
中国百货业现状及自救措施分析_第2页
中国百货业现状及自救措施分析_第3页
中国百货业现状及自救措施分析_第4页
中国百货业现状及自救措施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百货业现状及自救措施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百货业现状及自救措施分析 近10年我国百货业既浓缩了辉煌也浓缩了剧痛。百货业曾经是我国零售业的中流砥柱是居于主导性地位的零售业态。但在经历1996年的“滑坡年”、1998年的“倒闭年”后至今仍未恢复元气有的已经开始转型有的悄悄地退出了舞台。这种一度是龙头老大的零售业态到了生死转折的关键时刻。2004年4月3日至4日在北京召开的2004中国百货业高峰论坛上百货业老总们共同探讨的一个话题是传统百货业如何应对明天的挑战一、遭遇“寒潮”在我国商务部公布的2004年中国零售业30强名单上上海百联、大连大商、北京国美、北京华联占据了前

2、四位。然而表面上的红火并不能掩饰百货业衰落的趋势。过去一年北京仅翠微、燕莎、当代3家大型百货店只有毛利增长其余50多家商场均出现销售下降的迹象。北京百货商场零售额在全市商业零售额所占的比重已从80下降到40至50。目前北京市营业面积超过一万平方米的大型商场共有100家其中百货商场就有63家。但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北京亏损的商场数量一直在增加。据北京市商务局的监测数据从2001年到2003年北京市21家重点百货企业中2001年2家亏损6家利润下滑2002年3家亏损8家利润下滑2003年5家亏损10家利润下滑。2003年利润总额比20

3、01年下降14.62003年销售额比2001年下降的有14家销售总额降幅为14.8。10年前北京百货商店零售额在全市商业零售额中所占的比重超过80但目前则下降近一半只有40多。其实百货业的衰落并非北京独有。从1996年起全国百货业销售每年都在下降。从利润增长看2003年全国286家大型百货商场利润比上年同比下降近17从销售额增长幅度看2003年全国零售业50强企业中销售呈负增长的10家零售企业中有9家是百货公司。传统百货业竞争的日益残酷和利润大幅下滑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据多次荣获“全国万家最大规模、最佳效益零售商场”的北京西单商

4、场公布的主要财务指标显示近几年来西单商场的营业额迅速下滑。2001年西单商场全年净利润5648万元2002年净利润则迅速下滑至1768万元到了2003年转盈为亏全年亏损达1亿多元。这家已经有着70年历史的“老字号”在北京一直被老百姓称为“平民商场”。不过在2003年10月西单商场宣布“停业装修”全面转型为“精品百货店”。在耗资6200万元、历时两个多月之后重新开业。然而重开张后销售业绩却一落千丈、老百姓根本不买“高档精品”的账。在连续亏损的状态下商场决定重新调整定位放下“精品百货店”的架子再重新回调到“大众时尚现代百货店”。西

5、单商场这样来回折腾到底是为了什么呢碰到这种尴尬局面的不只西单商场一家。在北京仅在上世纪90年代两年间一下子建起了70多家百货商场。从全国范围看1992年大型百货商场只有98家而到2000年这一数字已达1000家以上。在百货企业遭遇“内忧”之时其它业态的挤压也日渐加剧。越来越小的生存空间和整体利润下降的现实使百货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百货业利润的整体下降更多业内人士认为是百货店数量太多了。有媒体曾报道北京、巴黎、东京等百货商场的数量与城市人口数量之比认为北京市大型商场营业面积已是纽约、巴黎的8倍而北京城镇居民的消费能力仅仅是它们

6、的15左右。从全国范围看1992年大型百货商场仅为98家而到了2003年底已有近2000家而且还在不断增加。大型百货商场的盲目过度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导致百货业态经济效益普遍下降昔日场面火爆的大商厦接二连三关停并转。今天的商业零售市场早已不再是大而全的百货商店一统天下了。从百货业分出来的家电、家居专卖店以及超市和大卖场的日益红火都在挤压着百货业的市场使百货业的经营空间不断缩小经营品类也在逐步减少。给百货店仅留的空间也只有服装、化妆品、高档家居等。西单商场之痛不过是百货业整体状况的一个缩影。外资零售企业的进入冲击很大。家乐福在上海

7、开出第二家分店的时候方圆5公里之内3家国有的商业企业相继破产。2004年12月11日中国内地的零售市场将全面向外资开放。处境艰难的百货业将和实力雄厚的外国流通业巨头展开直接竞争前景更是难料。二、连锁自救面对这种情况国外百货零售企业大都选择了连锁化、规模化发展这条路子。不太具备复制性的百货商场能否像其他零售业态一样实现连锁一直是业内争论的焦点。在2004年百货业高峰论坛上上海百货事业部总经理汤建华在回顾上海百货业发展历史时说前5年上海市的三大百货集团一百、华联、友谊集团提出要向外扩张。当时一百一年内在重庆、合肥、无锡、江阴等8个

8、地方开了店一年以后这些公司全军覆没。华联当时也在江阴、无锡、江西开了三家结果也是全军覆没。友谊在苏州开了一家也输得很惨。多数百货业的老总们在总结失败的教训时发现就是没有连锁。前几年中国初期的百货连锁店没有单店做得好当时政府和有关专家认为这种业态不适合百货业。但经过几年的发展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