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ID:40274705

大小:138.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7-30

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_第1页
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_第2页
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_第3页
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_第4页
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导学案主备人:孙会侠使用时间:2011年月日导学案内容修改意见15古诗三首(第一课时)人间处处显真情。这情,在亲人间的思念中,在朋友间的交往中,在邻里间的帮助中。本单元课文将带我们走进这美好真情的赞歌。课堂寄语:人间处处显真情。。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厚友谊。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2.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一、课前自主学习★我知道本单元主题是▁▁▁,本单元课文就是这▁▁▁的赞歌。阅读时要▁▁▁,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对▁▁▁、▁▁▁、▁▁▁和▁▁▁的描写,来表达人间真情的。★解诗题知作者1.通过查资料,我知道王维是▁▁朝著名诗人,字▁▁,人称“▁▁”。与山水田园派诗人▁▁合称“王孟”。2.我知道题目中“元二”是▁▁▁,“使”的意思是▁▁▁★抓字眼明诗意1.正确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注意“浥”“朝”二字读音)、读出节奏、韵味。2.理解字词。使:浥:朝雨:客舍:更:

3、故人:3.串词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班级:六年级班小组:姓名: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导学案内容修改意见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多诵读悟诗情1.诵读古诗,描述诗人与好友送别的情景。2.说说:诗人是以什么方式送别好友的?3.议议:为什么诗人不断地“劝君更尽一杯酒”呢?说说你从这句诗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4.再次诵读古诗,并试着背诵下来。二、课堂合作交流1.自我评价自主学习情况2.小组相互检查,组长总结评价3.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三、学习成果展示1.展示王维资料,题目的

4、意思2.展示古诗朗读(以学困生为主)3.展示诗中字词意思4.展示诗句的意思5.展示对古诗的感悟,并体会诗人的情感6.展示古诗的背诵与默写四、反馈练习,达标测评1.解释词语:使:更:故人:2.填空:《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朝诗人▁▁▁▁,是一首▁▁▁▁▁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的▁▁▁▁▁之情。这首古诗中第一、二句写送别的▁▁▁、▁▁▁、▁▁▁,第三、四句写出对朋友的▁▁▁、▁▁▁、▁▁▁。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课后反思】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导学案主备人:孙会侠使用时间:2012年月

5、日导学案内容修改意见15古诗三首(第二课时)课堂寄语:读书须用心,一字值千金。。学习目标:1.能正确朗读、背诵、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能理解诗句的意思,结合插图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3.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真情的熏陶。学习重难点:能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想象送别画面,感悟友情的珍贵、友好。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教师点拨。学习准备:有关课文的一些资料。一、课前自主学习★解诗题知作者1.通过查资料,我知道李白字▁▁▁,号▁▁▁,▁▁▁代诗人。是一位▁▁▁诗人,被称为“▁▁”。2.我还知道

6、题目中孟浩然是▁▁▁代▁▁▁诗人,题目中“之”的意思是▁▁▁。★抓字眼明诗意1.正确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2.理解字词。故人:烟花:尽:孤帆:碧空:唯见:天际:3.再读古诗,理解诗意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我知道了地点是:▁▁▁,时节是▁▁▁句意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我知道了诗中的情景:▁▁▁▁▁▁句意是:班级:六年级班小组:姓名: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导学案内容修改意见★多诵读悟诗情1.一边吟诵古诗,一边想象画面2.描述送别的情景3.说说诗人是以什么方式送别的?4.议议:“

7、孤帆远影碧空尽”了,诗人为什么还在驻足凝望?你从中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再次有感情的吟诵并试着背下来二、课堂合作交流1.自我评价自主学习情况2.小组相互检查,组长总结评价3.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三、学习成果展示1.展示王维资料,题目的意思2.展示古诗朗读(注意节拍2-2-3)3.展示诗中字词意思4.展示诗句的意思(能说出自己的理解即可)5.展示对古诗的感悟,并体会诗人的情感、展示古诗的背诵与默写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五、反馈练习,达标测评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作者是▁▁▁朝诗人▁▁▁,字▁▁▁,号▁▁

8、▁。是一位▁▁▁诗人,被称为“▁▁▁”。他的诗收集在▁▁▁中,我还知道他的诗有:▁▁▁▁▁▁▁▁▁▁▁▁▁▁▁▁▁等。2.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并展开想象用一段话写一写诗中所描写的画面。【课后反思】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导学案主备人:孙会侠使用时间:2012年月日导学案内容修改意见15古诗三首(第三课时)课堂寄语:读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